宿州市灵璧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灵璧县统计局

灵璧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6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2.1%。一产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0%;二产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7%;三产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2.9:15.9:31.2调整到50.5:19.3:3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585元,比上年增加908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乡镇经济活力不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表1: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65.819.7

# 第一产业33.203.5

第二产业12.7328.0

# 工业10.7133.4

建筑业2.027.6

第三产业19.8812.1

# 运输邮电、仓储业2.4316.0

批发零售业4.707.8

住宿和餐饮业0.568.3

金融业0.4812.0

房地产业1.205.8

其他服务业10.5114.2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7.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2千公顷,增长7.0%;棉花种植面积8.0千公顷,下降0.9%;油料种植面积20.2千公顷,下降20.9%;蔬菜种植面积22.0千公顷,增长3.0%。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2.6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夏粮总产量55.1万吨,增长2.2%;秋粮总产量37.5万吨,增长4.6%。全年棉花总产量8326吨,下降2.2%。 油料总产量8.6万吨,下降19.1%。园林水果产量6.5万吨, 增长15.0%。蔬菜产量(含菜用瓜)61.2万吨,增长5.9%。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926444  3.1

棉花  8326 -2.2

油料 85696-19.1

# 油菜籽  6294-44.8

花  生 79057-15.4

园林水果 65115 14.9

肉类100305  4.6

禽蛋 99467  2.2

水产品 10580  3.1

全年肉类总产量10万吨,增长4.6%,其中,猪肉产量5.9万吨,增长4.7%,牛肉产量9776吨,增长5.2%,羊肉产量8759吨,增长1.8%。禽蛋产量9.9万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3.1%。当年完成造林面积467公顷,零星(四旁)植树450万株。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27.9万千瓦,增长16%。农用运输车2.4万辆, 农用拖拉机6.3万台。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7万吨,其中,复合肥3.8万吨,增长0.3%。 农村用电量9780万千瓦小时,增长20.0%。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2.6千公顷,新增0.6千公顷,增长0.7%。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77千公顷。年末耕地总资源144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20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 比上年增长60.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1.4亿元,增长80.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占到总产值的68.4%,同比增长97.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2亿元,增长74.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0.36%, 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22%,实现利润5118万元,比上年增长4倍。

表3: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万吨50.4 87.4

大米万吨 3.6 51.2

饲料万吨 5.2518.3

白酒千升 800-62.9

纱  吨2113 12.5

机制纸  吨4172-33.0

磷肥(折纯)万吨 2.0-14.1

水泥万吨62.4 79.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7.6%。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 9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9%。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亿元,增长42.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637万元,增长3.2倍;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增长163.1%。全县完成工业投资3.27亿元,增长101.7%。

全年全县施工项目146个,比上年增加4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6个,比上年增加56个。

五、市场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6.98亿元,增长16.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49亿元,增长13.8%。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9亿元,增长21.4%;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2亿元,增长14.4%,其它行业零售额963万元,增长22.2%。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7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5%,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5%。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65万人,比上年增长7.9%, 旅客运输周转量15846万人公里,增长9.7%;公路货物运输量864万吨,比上年增长5.0%,货物运输周转量86578万吨公里,增长6.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5%;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数18.1万户,增长10.0%,其中,农村住宅电话用户数13.87万户,增长6.2%。移动电话用户数16.4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1万户,增长38.8%。

七、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增长26.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612万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9681万元,增长27.3%。地方收入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46.8%、44.2%。财政支出8.06亿元,增长39.1%。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84.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6.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3.2%,教育支出增长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