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砀山县统计局

199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努力克服国际大环境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一致,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县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3亿元,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17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4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为44.8:28.9:26.3。

一、农业

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998年午季受灾较重,秋季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9.86万吨,减产23.3%;棉花5004吨,增长17.5%;油料11566吨,增长2.5%;水果产量50万吨,增长25.3%;瓜菜面积10654公顷,增长51.1%。全年造林面积1333公顷,增长25.5%。森林覆盖率为5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40651头,比上年增长1.4%,肉猪出栏234232头,比去年下降4.4%,肉类总产量34590吨,比去年下降15.9%。渔业水产品产量1725吨,增长1.2%。产业结构正向高效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9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0.9万千瓦,增长9.3%,农田喷灌机械2479套,植保机械30862部,拖拉机拥有7599台;农田化肥施用量(折纯)3.8万吨,增长3.5%;地膜使用量787吨,增长13.9%,农药使用量6301吨,增长40%;农村用电量4686万千瓦小时,增长1.1%;年末已配套机井7545眼,其中:新增机井702眼。全年有效灌溉面积41770公顷,增长6.9%,其中果园灌溉面积2000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0600公顷,增长5.8%。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35万元,比上年下降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4%。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生产略有增长,完成工业产值4.9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1.04%。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37967万元,重工业完成产值11213万元;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5564万元,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1634万元,完成增加值2.16万元,增长24.7%。工业生产主要特点是:工业产品高科技含量少,市场占有率低,部分行业受到市场的冲击。如轧花、纺织行业上半年不能开工生产。一部分骨干企业受国家调控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不能正常生产,致使工业生产上半年处于谷底,下半年开始上扬。不同的工业产品增减不一,原来增长较快的棉纱、白酒、卷烟、罐头等,9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工业产品销售率95.65%,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受大环境和市场约束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31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5.66,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54.8%,亏损企业亏损额3449万元。

建筑业健康发展。年末资质四级以上企业7个,98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万平方米,增长32.2%,实现利税134万元。全年投标承包房屋施工面积0.8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贯彻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增长1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315万元,比上年下降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9112万元,比上年下降6.3%。

四、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道路130公里,地方交通货运量470.1万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4091万吨公里,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082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

邮电通讯业取得较大发展。城乡通信网规模和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66万元,其中:中央国有完成业务量3118万元,增长26.7%;地方完成业务量1348万元,增长114.6%。98年邮政、电信分设运行。邮政业务完成74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726万元。市话、农话发展加快,98年末,市话到达户数11585部,农话到达户数13227部,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47.4%;移动电话4271部,比上年增长137%。已通电话的行政村358个,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部。

五、商贸、金融、保险

县内商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商业饮食业完成增加值6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5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274万元,比去年增长5.9%,县以下为38051万元,同比增长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8123万元和15744万元,同比下降10.8%和3.9%;城乡私营、个体和其他经济活跃,增幅分别为125%、10.5%和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7%和10.5%;制造业增长2.9%,农民对非农居民零售比去年增长10.8%。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商品价格全年在低价位上运行,主要农产品销售不畅。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部门认真贯彻全国金融会议精神,克服经济发展缓慢带来的困难,存贷款稳步增加,年末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存款余额增速趋缓;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09亿元,增长7.5%,其中农业贷款2.1亿元,增长6.1%。

保险业继续发展。98年保险业务收入2554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财险收入1002万元,增长17.8%,人险收入1552万元,增长36.1%。保险业务支出736万元,增长10.3%。

六、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98年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02人。全县建成了以国营农林场站为基地的科研场所,辐射全县各乡镇。98年末获得农民技术人员称号的有3242人。科技经费大幅度增加,98年末科技投入经费达213.6万元,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为39.9%。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98年末各类学校有479所,其中:小学365所,普通中学80所,职业中学9所。在中小学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0.52万人,增长15.5%。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2.0万人,增长3.5%;普通中学6.4万人,增长6.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毕业升学率98%。各类学校专任教师7123人,增长0.6%,其中:普通中学2656人,增长4%。1998年,中考录取831人,高考理科录取477人,文科录取242人,其中本科上线456人。

文化广播事业蓬勃发展。98年末创作大戏1部,小戏曲、小品8个。剧团演出300多场,新排剧目6个。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放映电影650场,受教育人数7万人次。书画院书画人员创作书画100多幅,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17幅。98年末共有图书馆、书画院、剧团、广播电台各一个,电视台、有线台各一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