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埇桥区统计局

埇桥区统计局

2008年5月10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率先、皖北领先、全省争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增长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埇桥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6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4亿元,下降2.1%;第二产业增加值54.09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68.30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23.9∶33.6∶4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059元,增加1290元。

表一: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160.8310.1

第一产业38.44-2.1

第二产业54.0918.0

工业49.3919.1

建筑业4.707.6

第三产业68.3011.4

运输邮电、仓储业9.3612.7

批发零售业19.5013.6

住宿和餐饮业3.016.3

金融业2.267.7

房地产业3.065.3

其他服务业31.111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5.2%,同比增长5.2%。从消费品价格指数构成看,八大类中,增幅最高的是食品类,增长12.3%,其中:肉食及制品增长28.5%、油脂增长20.8%、鲜菜增长9.6%、粮食增长7.6%、水产品增长3.6%;其次是居住类,增长2.3%;衣着类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7%;交通和通讯类和烟酒及用品类略有下降,分别下降0.6%和0.1%;其余3项目价格均有所上涨,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5%、1.4%和1.1%。

表二:2007年各类价格指数

类    别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105.23

食品 粮食 肉禽及其制品 油脂 水产品 鲜菜类112.31 107.62 128.48 120.67  103.61 109.64

烟酒及用品99.91

衣着98.2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06 101.38

交通和通讯99.4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49

居住102.29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85.18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77.28万人,增加1.65万人,#农业52.08万人,减少4.51万人;第二、三产业33.1万人,增加5.25万人。在岗职工4.04万人,减少0.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86万人,增加0.2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7.9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村经济仍较薄弱,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播种面积为223615公顷,比上年增长2.6%;总产量达102.5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夏粮单产、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单产每亩达794斤,增长3.4%,总产量66.27万吨,增长7.5%,。油料由于播种面积减少2729公顷,总产量3.9万吨,同比下降14.5%。棉花产量1.3万吨,同比下降9.9%。

表三: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10253520.2

其中:夏粮6626827.5

秋粮362670-11.0

油料39103-14.5

其中:花生35645-8.0

油菜籽1835-60.9

棉花12729-9.9

烤烟615-48.0

蔬菜624198-11.1

水果369780-4.6

农林牧渔总产值为64.5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1%,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6%,林业产值增长1.6%,牧业产值下降1.6%,渔业产值增长1.5%,农林牧渔服务业下降25.2%。林业和渔业平稳发展,畜牧业有所恢复的运行态势。畜牧养殖业产值按现价增长27.3%,主要是受收价格大幅度增长影响,肉类总产量12.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7%;出栏肉猪102.25万头,同比增长13.1%;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羊分别为2.03万头、63.50万只,同比分别下降41.5%、12.1%;家禽1300.4万只,同比增长1.2%;禽蛋产量3.59万吨,同比下降3.0%;牛奶产量2643吨,同比增长32.7%;水产品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0.2%。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3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农村用电量10039万千瓦小时,增长26.4%。有效灌溉面积99530公顷,增长1.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70家实现增加值 96667万元,增长50.5%;工业总产值330745万元,增长56.7%;主营业务收入285904万元,增长43.7%;实现利税15678万元,增长84.7%;

工业产品销售率98.16%,下降0.5个百分点。

表四: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9666750.5

其中: 轻工业44367.750.9

重工业52299.350.1

其中: 国有企业2581.732.3

集体企业5918.4116.6

股份合作企业79296.845.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823.994.2

其它5558.0 52.8

从行业来看: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分别增长50.9%和50.1%。从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幅较高,分别比同期增长116.6%、9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企业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8%、45.8%和32.3%。

表五: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纱吨4510-4.0

布万米24212.6

服装万件113.9-20.5

发酵酒精千升7188315.5

饮料酒千升6969952.4

啤酒千升6913953.3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7106128.1

水泥万吨48.2221.7

合成氨吨759216.4

化肥吨616396.8

中成药吨32-17.3

塑料制品吨281611.1

农业运输机械台1381.5

人造板立方米24960328.8

小麦粉吨13384128.5

鲜冷藏冻肉吨338-29.0

糖果吨645-18.5

全年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3个,从业人员4574人,实总产值20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2万平方米,增长15.8%; 实现利润总额653万元,增长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