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岳西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7 安庆市岳西县统计局

注:资金单位:(境外资金)万美元/(合计及境内市外资金)万元人民币

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250万元,完成二期征地1499亩,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新增入园企业11家,入驻企业增至23家,其中有13家企业投产达效,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财政收入2500万元。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六、旅游、交通和邮电

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日趋活跃。明堂山景区对外试营业,天峡景区开工建设,司空山景区由AA级景区晋级为AAA级景区,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组织到南京、合肥等地举办宣传推介活动,来岳观光游客日渐增多,全年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480万元。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运输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827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727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990万元,增长5.0%;邮政业务总量879万元,增长17.5%。年末本地住宅电话用户97172户,比上年减少2309户;移动电话用户83531户,增加9945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800户,增加2200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增收。全年全县财政收入合计27692.2元,比上年增收9092.2万元,增长48.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25.2万元,增长49.2%,其中增值税完成1302.3万元,增长39.0%,营业税完成4801.4万元,增长63.9%,企业所得税完成112.6万元,增长-39.5%,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67280.3万元,增长44.4%。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6096万元,增长54.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93万元增长56.1 %,教育支出14440万元,增长32.9%,医疗卫生支出3972万元,增长43.8%,环境保护627万元,增长169.1%,交通运输支出1235万元,增长4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885万元,增长16.3%。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0478万元,比年初增加32334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7731万元,比年初增加28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463万元,比年初增加2025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3230元,比年初增加21809元。其中,短期贷款93184万元,比年初增加8890万元;中长期贷款28558万元,比年初增加12702万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2008学年初,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7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中29所,小学172所,幼儿园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教中心1所,信息技术学校1所,县委党校1所。普通高中招生2371人,在校生6593人,毕业生2050人。初中招生7830人,在校生18865人,毕业生5687人。普通小学招生3251人,在校生25769人,毕业生7814人。毕业班学生15404人,教职工4428人,代课教师90人,校舍面积447568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9057平方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8.96%。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3.65%,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99%;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1.18%和0%。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7年末,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3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4万册,文物管理所1个,电影公司1个,岳西高腔艺术中心1个。广播电台1 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9座。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68万户。年末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2万人,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5万人。拥有县级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47608卷(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6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93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03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492人,注册护士249人。

九、人口、环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7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66‰,比上年上升0.3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84‰,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4.82‰,比上年上升0.06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01493人。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18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增长0.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298万元,比上年增加5451万元,增长39.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17元,比上年增加4427元,增长37.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1元,比上年增长1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02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工资性收入1623元,比上年增长27.1%;家庭经营收入1025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39.92元,增长79.8%,其中,食品支出707.87增长275.93%,交通和通讯支出189.8增长10.69%,居住支出109.09增长4.4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52。

2007年末,全县尚有农村贫困人口58754人,当年脱贫20060人。其中低收入人口44359人,当年脱贫13004人。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761人,增加1343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587人,增长1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1328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保达35万多人,参保率99.09%,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227张,收养各类人员1304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65.7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4.25万元。

2007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县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7年末,全县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17人,县环境监察大队1个,县级环境监测站1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2004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