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怀宁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7 安庆市怀宁县统计局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完成“十五”规划划上了圆满句号。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增幅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为“十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9.67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增加值15.08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例为23.7:43.2:33.1。按户籍和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662元,比上年增加1119元,增长17.7%。

市场物价涨幅回落。据市城调队调查,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涨幅回落2.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稳定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6.2万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加2.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9.5万人,减少0.3万人;第二产业7.3万人,第三产业19.4万人,二、三产业共增加2.5万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61万人,比上年减少四百余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医疗保健水平得到新提高。大龙山、海口、山口、五横四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结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县外资金10.09亿元,园区经济势头看好,县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9亿元,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园十区”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首次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顺利结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加大;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规模工业整体素质偏弱,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等。

一、农业

2005年,全县认真贯彻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04万公顷,油料1.17万公顷,棉花0.22万公顷,蔬菜1.42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7.4%、-5.4%、10.2%??和6.4%。

全年粮食总产量32.21万吨,比上年减少2.07万吨,下降6.0%;油料产量2.25万吨,下降9.7%;棉花产量2206吨,增长58.4%。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营造林面积207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24754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9169吨,增长2.6%;禽蛋产量11762吨,下降9.5%;水产品产量24250吨,增长0.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4.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年末农用拖拉机5929台,联合收获机78台,农用运输车1337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221吨,农村用电量6731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30050公顷。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40.2%,增幅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涉及到的十五大行业,产值保持增长的有11个行业,其中纺织服装、水泥制造、金属冶炼加工业、电力供应等行业增幅分别高达83.0%、67.8%、205.6%和131.7%。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利税1.64亿元,增长49.1%,其中利润8733万元,增长40.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8.27%,比上年提高56.7个百分点,创近几年最好的水平。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979万元,比上年增长29.2%。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工程结算利润4553万元,利润总额1301万元,增长46.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6.83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城镇投资12.94亿元,增长44.2%;农村投资2.06亿元,增长3.6%。在102个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289万元,第二产业投资46124万元,第三产业投资78574万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74万元,比上年下降21.5%。城镇建设继续加强。新县城建设迈出新步伐,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2亿元,建成区面积近12平方公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成效显著,市政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臻完善。国省道沿线集镇和中心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乡公路建设进展快,怀太、十洪、怀黄公路竣工通车。城网改造工程基本结束,完成投资1800万元。

四、商业、外贸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4.34亿元,增长13.0%;农村零售额10.07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91亿元,增长12.2%;餐饮业2.38亿元,增长14.0%

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个,间接利用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倍。

进出口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8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出口802万美元,增长26.2%;进口88万美元,增长35.4%。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18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万美元,增长6.7%;接待国内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收入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0.8%。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不含村级公路)556公里,比上年增长6.0%。其中高等级公路52公里、铁路50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238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4%;完成旅游客运输周转量1179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3%。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3996辆,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私人汽车2275,增长8.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228万元,增长18.6%;邮政业务总量2084万元,增长15.1%。全年邮政特快专递25405件,比上年增长47.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75万户,移动电话6.2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482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