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凤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毕业生升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56.89%;高中毕业升学率59.69%。全县有普通中学35所,小学186所。在校学生数106159人,其中普通中学37845人,小学64581人。专任教师4782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57人,小学专任教师2835人。2006年向国家输送大学本科生新生94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2个,文化馆(站)18所,图书馆1个。文化艺术进一步繁荣。花鼓灯、推剧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县和安徽省的品牌,我县立足于特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并以此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创作了《瞧,这帮鼓架子》、《恋》、《板凳龙》、《鼓打凤凰台》、《月夜情话》、《千里淮河一条线》、《东方芭蕾花鼓灯》等一批优秀的花鼓灯节目。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安徽花鼓灯会”暨首届安徽省淮河花鼓灯文化节,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营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举办了“弘扬花鼓灯、推剧艺术”有奖征文活动,征集论文19篇,传统灯歌600多首,新创灯歌208首,音乐6篇,汇集出版了《凤台花鼓灯》专著。广电事业进一步发展。电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成效显著。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005张,卫生技术人员数1069人,平均每干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医药、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提高。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县大力开展各项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凤台县“金盾杯”乒乓球邀请赛、“五一”国税杯职篮球赛、安徽爱动杯跆拳道争霸赛、“金龙杯”武术散打邀请赛等。在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皮划艇项目上获得了5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的好成绩;在海峡两岸体育舞蹈交流邀请赛暨华东地区体育舞蹈城市邀请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奖牌总数第二,并获“优秀组织奖”;在华东三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上,我县少儿体育舞蹈代表队发挥出色,再创佳绩,荣获10块金牌、8块银牌、12块铜牌,并获少儿拉丁舞团体总分第一。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99808人,比上年末增加了71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713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农业人口49266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736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男性人口317201人,女性人口28260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2.9%、47.1%。出生人口7196人,出生率12.0‰;死亡人口3189人,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0841万元,增长33.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142元,增长27.0%,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增长18.0%。 社会保障全面开展。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32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28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212人。有37.0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发放各类保险金6804万元,发放低保资金1113万元,居民生活得到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