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田家庵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七、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2003年,全区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占区财政总支出比重达3.5 %。荣获“2001—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光荣称号。“中国数字第一区”基础网络工程建设进展较快,“数字中心”已初具规模,“数字社区示范工程”被列入“数字安徽”重点工程项目序列。东升化工厂、方园玻璃机械设备公司分别荣获“市级科技先导型企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地区共有各类学校76所,其中:小学38所,在校学生33400人,毕业生6689人,专职教师1715人;中学24所,在校学生32176人,毕业生8672人,专职教师1833人;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8466人,毕业生3572人,专职教师40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均达到100%。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成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龙湖中学新教学楼和洞二小教学综合科技楼,消除D级教育危房5308平方米。 八、文化、体育、卫生 少儿文艺创作和演出再创佳绩,少儿舞蹈“我真棒”、“丑小鸭”应邀赴澳门参加大型国际演出交流活动。“你们好”“丑小鸭”等3个舞蹈节目荣获全国儿童舞蹈大赛银奖,“伞儿红”等5个舞蹈节目荣获铜奖。 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普及,24个晨(晚)练点被命名为省级“全民健身先进示范点”,2支健身团体成为国家级“巾帼文明健身队”。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末,辖区内共有卫生机构46 家,病床数3541张,卫生技术人员3774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1314人。全区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8%以上。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继续得到加强。截止2003年末,全区建成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为34.1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建成了9个噪声达标区,面积26.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5.6%。 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5%。2003年,新建9处街景游园绿地,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户籍统计,2003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3.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362人,死亡人口1924人,自然增长率为8.06‰。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3年,全区在岗职工5788人,比上年减少1.8%。全年累计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240万元,比上年增长9.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870元,比上年增长13.5%。根据抽样调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27元,比上年增长3.4%,增速较上年减缓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06.5元,比上年增长13.0%。农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3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7平方米,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96平方米。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保障54万人次,共发放低保金1867万元。社会就业平台进一步加强,实现再就业6900人,劳务输出7150人,公益性岗位安置90人。 注: 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和可比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