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岱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5年,全县工业用电量1.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0.80亿千瓦时,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81.6万吨,比上年增长22.7%。 盐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一批盐田转产或改造,全县盐田生产面积30167亩,下降1.3%。全年共生产原盐15.4万吨,比上年下降4.5%,实现盐业产值4091万元;原盐销售15.3万吨,比上年增长13.4%;氯化钠平均含量92.04%,平均白度62.27度,平均粒度87.03%,一级品率17.5%,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年末库存原盐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0%。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0%。全县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8家,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2%;房屋竣工面积1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3%。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05年,继续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千方百计保障土地等要素供给,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增速居全市各县区首位。限额以上投资项目61个,全年完成投资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62.6%。投资主体继续调整。2005年,全县民间投资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2%,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0.2%上升到67.1%。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基础设施投资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倍,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5%;第二产业投资额4.78亿元,下降7.2%,其中工业投资4.76亿元,下降6.3%;第三产业投资额10.96亿元,增长1.03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上升到69.2%,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98亿元,增长31.5%。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8项,其中续建项目24项,新建项目24项,共完成投资6.36亿元。交通方面:滚装船舶已下水进行设备调试;万吨级通用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双合车客渡码头(兼交通码头)、高亭汽车站、长涂高鳌山车渡码头(兼交通码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市政方面:岱山实验学校一期土建工程全部完成;长河路二期工程完成污水管安装;新区二纵二横主干道路工程、岱山时代广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水利方面:海水淡化工程已竣工投产;长涂切段山(双剑涂)围垦工程、长涂仙草潭围垦工程、枫树水库工程正有序推进。旅游方面:系列博物馆工程(灯塔、海盐、海洋渔业博物馆二期)已顺利开馆;台风博物馆二期、岱山华侨饭店工程、峰景湾五星级国际休假岛、蓬莱阁工程一期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工业方面:舟富水产有限公司熟制新含气超市水产食品加工线项目和海舟修造船公司的8万吨级船坞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顺舟船厂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坞门开挖,码头施工基本结束;常石集团大型船体公司已完成舾装码头和加工车间建造;正桦船舶修造公司车间厂房土建建设基本完成;仇家门船厂、蓬莱船厂、东达船厂、吉博力公司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年限额以上项目全部建成投产4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6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0.3%。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新建公路59公里;改建公路18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泊位6个,年吞吐量74万吨;船舶购置1艘,载重量1000吨位,载客量400客位;各类学校学生席位100个,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119间,建筑面积8827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5.78公里。 以海景房产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如火如荼。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倍。全年商品房开发面积31.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7.6%;商品房竣工面积7.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5%;商品房销售面积7.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8%;商品房销售额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商品房空置面积仅为254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9%。 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综合运输能力继续提高。2005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3%。 运输市场持续繁荣。2005年,全县水、陆货运量1548.9万吨,水、陆货运周转量111.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3.0%和1.1倍;水、陆客运量1297.9万人,比上年增长16.4%,水、陆旅客周转量1.61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5.2%。全县机动车辆继续增加。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021辆,其中私人汽车1111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6.6%和24.1%。 海运业快速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海运企业24家,在册营运客货船舶292艘。全县货运船舶运力达到37.33万载重吨,净增10.65万载重吨。海运货运量1177.9万吨,货物周转量110.23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0.3%和1.09倍。万吨以上的船舶从上年的1艘增加到6艘。 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90.6万吨,比上年增长36.4%。其中石油吞吐量47.6万吨,下降23.7%;矿建材料203.4万吨,增长1.1倍。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县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7.33万户,增长3.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86万户,增长5.5%。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51.0部/百人提高到53部/百人。网络服务快速发展,年末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10万户,比上年增长37.8%。完成国内邮政特快专递1.71万件,比上年增长39.8%;国际邮政特快专递0.05万件,增长88.1%。 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受居民收入增长的拉动,城乡市场活跃,居民购买力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1亿元,增长15.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42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40亿元,增长14.4%;餐饮业仍是消费增长的主要亮点,餐饮业零售额0.99亿元,增长26.7%。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8.50亿元,增长37.7%,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4.68亿元,增长36.3%;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2.67亿元,增长14.3%;木材及制品类0.34亿元;机电产品及设备类0.27亿元。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持续下降。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5个,实现成交额2.73亿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成交额超千万元的市场9个。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进出口总额2.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出口额1.31亿美元,进口额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9%和1.8倍。全县完成出口商品供货额14.8亿元,比上年增长70.1%。船舶、水产品、玩具是我县的主要出口产品,船舶出口供货额8.14亿元,增长2.1倍,占全县出口供货额的55.0%;水产品出口供货额2.70亿元,下降19.1%,占全县出口供货额的18.2%;玩具出口供货额2.14亿元,增长82.3%,占全县出口供货额的14.5%。年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52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自营进出口额超2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