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31.90亿元,增长10.4%;餐饮业4.60亿元,增长11.9%。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4.91亿元,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18.92亿元。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私经济销售额19.92亿元,同比增长12.0%。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01.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7.68万人次,国际游客3.3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9.0%和17.4%。全年旅游总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87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725万美元,分别增长18.9%和17.4%。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31家,星级饭店14家。 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适度增长。2006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自营出口额1.88亿美元,同比增长6.4%;自营进口额3443万美元,增长0.2%。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水产品出口783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5%;纺织品出口3998万美元,下降10.7%;机电产品出口22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2%。从出口国别看,出口韩国为489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6%;出口欧盟323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0.5%;出口美国、日本分别为1981万美元和1943万美元,分别增长38.2%和37.8%。2006年全区新增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0家,累计总数已达165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全区引进区外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52.88亿元,已完成区外投资11.47亿元,同比增长109.8%,其中境外投资项目2个,协议利用外资36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7.0%和120.9%。 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地方财政一般收入2.78亿元,增长24.7%。其中增值税增长28.4%,营业税增长9.3%,个人所得税增长34.7%。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农业、社会保障、文教卫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全年一般预算支出6.49亿元,增长21.7%。其中支农支出9090万元,同比增长24.6%;社会保障费支出1725万元,同比增长2.9倍。 金融业运行稳健。20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4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35亿元,比年初增加7.0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5.75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其中全区工业企业贷款15.26亿元,比年初增加3.71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3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现金支出351.11亿元,增长20.9%。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全面推进。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与实施。2006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7项,已被立项5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9项,市级16项。全年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只,共申报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7件,3件农产品商标申请国家商标局注册。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0.72亿元,增长105.2%,新产品产值率11.9%;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2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定海科技信息网、定海农村科技信息网、网上技术市场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区科技孵化器一期4000平方米孵化标准厂房已建设完工,并与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达成了入园孵化意向。“科技强区”创建和“螺杆之都”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已通过相关评审。 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9964人;普通小学22所,在校学生16495人;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7274人。2006年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9.11%;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02%;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率达到96.19%,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全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99.66%,高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7.92%。金塘中学新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白泉高中综合教学楼续建项目已完成。马岙中心学校、白泉中心小学、北蝉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于2006年4月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 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节庆文化高潮迭起,2006年成功举办了“党在我心中”大型歌会、以“弘扬定海精神、展示古城风采”为主题的国庆军民大巡游、“闹元宵”民族民间艺术展示等各项活动。社区文化艺术节、村级文艺巡演、邻居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亮点凸现。文艺创作屡有获奖。跳蚤舞、彩旱船在全市民族民间艺术成果展中获传承奖;扬琴独奏《樱花》在全国青少年民乐比赛中荣获银奖。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新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强力推进。2006年末全区73个新社区室内文化活动面积达到16234平方米,建有室外活动场地62871平方米,建有全民健身路径84套。群众体育活动成果喜人。成功举办了舟山市暨定海区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定海军地庆“三八”首届巾帼运动会、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等,承办了舟山市职工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各乡镇(街道)以全民健身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2006年白泉镇和解放街道分别创建成省体育强镇和省体育先进街道。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06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5个,其中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12家,卫生防疫机构2家。卫生机构床位数444张,卫生技术人员651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4家。农渔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参合人数达19.46万人,参合率为90.1%,全年9258名参合农渔民享受到住院补助,共计补助1021.67万元。积极实施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2006年我区正式被省卫生厅、省民政厅命名为首批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3326人,比上年增加1183人,年增长率3.17‰。全年出生人口2576人,死亡人口2355人,自然增长率为0.59‰。全年迁入人口10934人,迁出人口9981人,机械增长率为2.56‰。年末总人口中,男性为188752人,女性为184574人,男女比例为102.26:10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1元,增长12.1%。农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25元,增长15.7%,恩格尔系数为0.4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05元,增长15.8%;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02元,增长14.5%。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2.2平方米,农渔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