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区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为建区以来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25.9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2.00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2:52.27:44.31。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6%。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12亿元,增长24.6%;一般预算收入(含基金)4.03亿元,增长25.6%。财政支出4.30亿元,增长23.7%。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4年的13.1%提高到2005年的14.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5年,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0.72亿元,年末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51.50亿元;个体工商户1.90万户,比上年增长20.8%,私营企业3567户,比上年增长14.6%;民营经济税收3.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7.74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7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偏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农业平稳发展。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6.55万亩,比上年减少0.07万亩。粮经比为58.70:41.30。粮食总产量3.4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2005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065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种植业完成现价产值15129万元,比上年增长0.23%;林业完成现价产值325万元,比上年增长56.25%;牧业完成现价产值7960万元,比上年增长3.52%;渔业完成现价产值4134万元,比上年下降3.19%;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现价产值31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0亿元,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速增长。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1.8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23.2%。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09.31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6.54亿元,同比增长25.3%。 企业效益有所提高。全区1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26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利税总额2.66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01%,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全区列入国家统计目录的主要工业产品12个,布、服装、塑料制品等7个产品产量增长,家具、金属切削机床、变压器等4个产品产量下降。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1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8.14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城镇投资7.98亿元,同比增长318.4%;房地产开发投资5.88亿元,同比下降14.9%;完成农村投资13.60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农村私人建房投资0.68亿元,同比下降46.6%。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17亿元,同比下降75.2%;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完成工业投资额8.71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9.14亿元,同比增长56.3%,其中:完成基础性投资5.97亿元。 五、服务业 服务业不断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房地产增加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消费品市场发展加快。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6亿元,同比增长17.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2005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72个,其中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10个,全年市场成交额为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六、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区进出口总额98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进口总额108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5%;出口总额8712万美元,增长37.9%。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4246万美元(商务部新口径);协议利用外资9305万美元,同比增长65.3%。 对外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全年完成外经实际营业额2419.32万美元,新签外经合同额4035.21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扩大,年末境外劳务人数达1334人。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卫生事业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5年,举办科技交易会4次,参加单位300个,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1项,区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共有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5项。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争取省级重大科技转化成果转化资金970万元,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县(市、区)验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拥有普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8837人,下降3.8%;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221人,下降37.2%;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586人,增长86.6%;小学23所,在校学生20184人,下降5.3%;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7511人,增长8.4%。特殊教育在校生1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2%,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2%。完成二中附属初中新校区建设,四中、二职中分别创建成省三星级高中和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