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句容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教育投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2675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职教中心东山校区主体工程竣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天王、边城卫生院门诊楼,茅山预防保健楼和30个标准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白兔倪塘、后白西冯创成省级卫生村。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类疫苗免费服务,疾控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通过验收。有线电视通行政村率达100%。建成农村合格文化站8个、体育活动中心10个,“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取得实效。深入开展“三创之星”系列活动,赵亚夫、李巧生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件,政协提案157件,办结率达100%。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交通建设成绩斐然。新改建农村公路155公里。建成华阳南路跨河大桥、崇明中路、双利路东延伸段等城区道路,完成小果园路、华阳北路延伸段等3条道路改造。宁常高速句容段竣工通车,宁杭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243省道、122省道句容段加快推进。 配套功能有所提升。建成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和天王垃圾填埋中心,完成城区西岗、西苑、河滨及9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建设。投入3000万元,初步建立农村“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置体系。玉清河下段拓浚、徐家村泄洪渠等城市防洪工程全面竣工。葛仙湖公园道教文化养生楼建成开放。完善文昌路、宁杭北路、洪武路路灯配套。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顶住多方压力,下决心关闭采石宕口62个,首批关停化工企业20家,对13家重点污染企业实行排污在线监控。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启动,镇级污水处理厂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建设沪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完成玉清广场绿化升级。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植树造林4万亩。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0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95%和27.67%。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人口略有增长。年末常住总人口61.16万人,增长0.2%;年末户籍总人口57.87万人,同比下降0.3%。人口出生率7.18‰,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长率0.37‰。 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2027元,增长2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6985元,增长14.7%。新增劳动力转移2.11万人,培训9181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推进城镇社保向社区、企业延伸,新增社保扩面6509人。医保普惠工程深得民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万人,实现城镇学生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受益率居镇江首位。农业保险正式启动,“三农”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动态管理低保对象,发放低保物价补贴54万元。“慈善捐赠月”活动深入开展,募集善款基金总量522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32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