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绥芬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3-05 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统计局

城镇建设项目到位资金3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43亿元,增长153.2%;国内贷款1.21亿元,增长235.9%;自筹资金28.31亿元,增长20.8%;其他资金1.06亿元,下降10.2%。

房地产开发投资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7.32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7%;商品房屋销售额2.44亿元,比上年下降39.8%。

全年各类房屋施工面积87.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8%;竣工面积11.9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4.2%。本年新增固定资产3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五、交通和邮电业

运输部门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151万吨,比上年下降5.0%.其中:铁路1072.5万吨,下降5.6%;公路78.5万吨,增长2.6%。运输部门共完成客运总量20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铁路130万人,增长31.3%;公路75.1万人,下降1.2%。

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68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64万元,增长35.5%;电信业务总量13149,下降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5607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445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560户,增长3.9%。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009万元,比上年增长 2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78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6.3%;餐饮业营业收入实现10538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他零售额实现5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6.3%。

七、对外经济、招商引资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8.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出口28.59亿美元,增长28.6%;进口29.69亿美元,增长23.3%。对外贸易主要特点:一是俄罗斯是我市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实现35.4亿美元,增长3.7%,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0.8%;二是一般贸易首次超过边境小额贸易成为主体,贸易额实现33.6亿美元,增长73.4%,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7.6%,其中,出口21.1亿美元,增长112.3%、进口12.4亿美元,增长32.3%;三是边民贸易不适应新环境,出口贸易额实现2.6亿美元,下降60.2%,占对外贸易总额的4.5%。全年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出口商品得到进一步完善,出口商品金额大的品种依次为:服装、机电产品、家具、塑料制品、农副产品、鞋类、灯具、寝具及类似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玻璃制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和汽车底盘、蔬菜、鲜、干水果及坚果、静止式变流器、钢材、圣诞用品、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锯材、游戏机等。加快增长的商品依次有:抗菌素、食用植物油、电动机及发电机、轴承、家具、灯具、寝具及类似品、玻璃制品、洗衣粉等。进口品种中资源类继续表现活跃,进口金额比重大的商品依次为:原木、原油、化肥、成品油、纸浆、铁矿砂、锯材、合成橡胶、机电产品、初级形状的塑料、牛皮纸等,同去年相比商品依次排位变化较大的是锯材由第九位升至第七位,同时铁矿砂去年头一次栖身于进口大品种行列中,今年仍保持在第六位。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金额203827万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为171502万元,增长61.7%;向上争取资金为27099万元,增长37.1%;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项目1个,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80万美元,下降37.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良好。全年对外承揽工程合同33项、合同金额15981.61万美元,合同派出总人数2879人,劳务合作实际派出1159人。

旅游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境总人数达8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0%, 其中,进境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出境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5%。旅游业外汇收入148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缓慢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1001万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0.9%。其中,上划收入52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789万元,比上年增长0.2%。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2913万元,比上年下降1.8%;营业税5322万元,比上年增长9.5%;企业所得税3724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基金收入17397万元,比上年下降22.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4001万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27.1%、19.1%和21.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较上年下降17.5%和33.9%。

全市完成税收总额8519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国家税收56139万元,下降4.2%;地方税收29060万元,增长22.7%。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0087万元,比年初增加113587万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93362万元,比年初下降2717万元;储蓄存款余额711163万元,比年初增加13386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5341万元,比年初下降31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1379万元,比年初增加2520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0947万元,比年初增加13258万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199027万元,比上年增长7.9%。

保险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105万元,增长6.4%;寿险收入7260万元,增长16.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金额912万元,下降3.5%;寿险赔付金额420万元,增长64.7%。全年赔付案件共4696件,比上年增长38.0%。其中财险赔付案件3395件,增长30.9%;寿险赔付案件1301件,增长   60.6%。

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现有科技管理机构1个,科技管理人员26人,应用技术研究与发展费用支出713万元 。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生达7091人,比上年增加108人,增长1.6%;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1564人,比上年减少305人,下降  16.3%;小学校10所,在校生9031人,比上年减少215人,下降2.3% 。

文化艺术、广播等各项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放映单位1所,文体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各1个;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 28300户,其中数字电视户数26300户;年末图书馆图书藏量51984册,比上年增加4664册;中俄经贸时、今日绥芬河报日发行量5200余份。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个;预防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血源办公室、红十字会和农村防保站各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17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58人,其中医生203 人,注册护士1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