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富锦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3年末,全市拥有各种民用车辆3590辆,其中,载客汽车2100辆,载货汽车1271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周转量2539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3%。其中,铁路14582万吨公里,增长9.0%;公路9331 万吨公里,增长0.7%;水运1485万吨公里,与同期持平。旅客周转量完成1895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8%。其中,铁路2512万人公里,增长2.6%;公路16386万人公里,增长5.2%;水运55万人公里,增长1.9%。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559万元,同比增长16.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72160门,增长1.1%。全市拥有电话机72266部,增长17.4%。其中, 住宅电话67793部,增长21.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6.8%。其中, 城市电话普及率达36.5%,农村电话普及率12.6%。 年末移动电话75434部,增长94.5%,普及率达到20.6%。 五、国内商业、对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3年,市场销售稳中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00万元,比上年增长0.5 %。国有经济零售额155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非国有经济零售额65315万元,下降1.7%。从商品销售分类看,吃的商品零售额28962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5.8%,穿的商品零售额13915万元,占比重为17.2 %, 用的商品零售额35353万元,占比重为43.7%,烧的商品零售额2670万元,占比重为3.3%。口岸经贸日趋活跃。全年实现过货量16.1万吨,比上年增长3.9%,进出口总额89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16万元, 同比增长3.6%,创历史最好水平。 消费品市场价格稳步回升。从年初以来市场价格连续呈现上升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 %,比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5%,比上年增加4.9个百分点。全年各类价格上涨幅度如下: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品价格 0.7 其中:食 品 1.8 粮 食 -1.8 油 类 15.7 肉禽及其制品 -0.6 水产品类 -2.6 鲜 菜 13.7 衣 着 -0.4 家庭设备及用品 -2.1 医疗保健用品 0.5 交通和通讯工具 -3.6 娱乐教育文化用 3.6 住 房 0.5 水电、燃料 1.8 服务项目 1.1 商品零售价格 1.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4.1 六、金融与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总额稳定增长。 2003年末, 全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9485万元,比年初增加28753万元,增长14.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242万元,下降5405万元,下降2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929万元,增加29230万元,增长 16.9 %。 各项贷款余额484165万元,下降22669万元,下降4.5%。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保费收入6702万元 ,增长19.0%。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830万元,增长8.3%;人寿险保费收入5872万元,增长24.2 %。 支付各类赔付款1020万元,增长0.8%。其中,财险赔付款425 万元,增长1.0%;人寿险赔付款595万元,增长0.7%。 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基本稳定。200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52人,比上年增长8.5%。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55人,同比增长24.1%; 中级技术人员3265人,增长7.6%; 初级技术人员4842人,增长8.3%。 科技开发取得成绩。2003年,我市争取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实施省级工、 农业科技攻关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6项,获佳市科技进步奖三项。 教育事业日益发展。2003年末,全市有广播电视大学和佳木斯基础教育学院两所大学,其中基础教育学院在校学生567人;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 在校学生 181人;职业学校8所,包括农村普通中学职业班共有在校学生413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3610人;小学315所,在校学生35880人。 全市考取各类大学学生749名,考取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学生104名。全市初中入学巩固率97.0%,初中辍学率3.0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小学生辍学率为0。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全年演出文艺节目 63场,放映电影350场;广播、电视两台在当地共编制播出稿件3233条。对佳市台报导511条,对省台报导249条,取得了在省台发稿量名列前茅, 在佳市发稿量名列第一的好成绩,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城区有线电视入户已达10000户,普及率为24.4%;农村有线电视入户达5000户,普及率为7.4% 。 卫生事业发展稳定。2003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51个,共有病床709 张, 卫生技术人员1953人。其中,中西医师以上621人,医士40人,护师207人,护士298人。全年城乡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为165898人次 ,诊断符合率为98.74 %.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3年, 我市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纲要》,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人口已达17.6万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0.2%,全市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28次。在参加佳市举办的各项比赛中名列前矛,累计获得金牌28枚、银牌20枚、铜枚16枚 。向上级体校输送了12名优秀运动员。市体校速滑队,已获得省级“县品工程”基地,大榆树镇、上衔基镇获得黑龙江省亿万人民健身先进单位。 八、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新修沥清路石砼面8.4万平方米,新铺装自来水管线2590米,新修排水管线16000米,挖排水沟4299延长米,并有计划清通地下排水管道25000延长米,清通暗渠280米,更换雨水井盖106个,维护检查井和雨水井534个,保证了市区排水管道畅通。 城市绿化有新进展。全年共载种各种乔灌木5万株,盆花7.5万盆,种植草本花卉19万棵,完成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完成彩色道板铺装3000平方米,播种草坪8680平方米,修河卵石路面260平方米,镶路牙石1300延长米,新按装欧式大门1处,安装草坪灯30盏,座椅10处,健身器材13套。实现了城市绿化工程上档次, 上水平,提高了城市品位,保持和发展了全省园林城市水平。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减慢。到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65976人,比上年净增加1231人,增长了3.4‰。其中,城区人口109631人,增长4.4‰, 占总人口30.0%;农村人口256345人,增长2.9‰ ,占总人口70.0%。全年出生人口3833人,出生率为10.5‰;死亡人口1645人,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6.0‰,比上年增长0.2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