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抚松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5 白山市抚松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经济“更快更好”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扩大投资、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财政收支实现新跨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项目建设态势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迅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注重协调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达到349,338万元,同比增长2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70万元,同比增长24.7%;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30,285万元,同比增长38.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6,983万元,同比增长23.6%。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640元,同比增长22.3%。

从全县总的经济情况看,其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8.3:34.3:37.4,调整为26.4:37.3:36.3。第二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长,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凸显。

全县物价总水平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8%。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新开发就业岗位9,465个,城镇新增就业8,681人,比上年净增2,581人,全县劳动力转移30,3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了社会稳定。

二、农业

2005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41,041万元,增长22.0%,农作物播种面积14,293公顷,其中粮豆播种面积11,230公顷,同比增长9.8%。粮豆总产量为41,691吨,同比下降12.7%。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各类基地和项目121个,带动农户9,892户。全年完成退耕还林1,584公顷,“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完成333.4公顷,年末实有各种林业面积519,09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0.2%。

积极防范禽流感,大力发展精优牧业,建设省、市级牧业小区14个,生态特色养殖地43个,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17,728万元,同比增长3%。全年肉类总产量11,275吨,下降6.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了增长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263,213万元,同比增长4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0,813万元,同比增长4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7,086万元,同比增长54.2%,实现利润8,287万元,税金9,6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4%和41.6%,。

建筑业发展迅猛。全年实现产值14,038万元,同比增长110.8%,完成增加值2,808万元,同比增长117.5%。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实现利润226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适度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传统优势行业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成效显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149万元,同比增长63.8%。基本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148,991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475万元,其他投资4,301万元,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设9,382万元。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它行业。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579万元,同比下降2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818万元,增长91.2%。

全县旧城改造和新建工程规模再创新高,工程建筑总面积愈627,0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1.3%,总投资达97,778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服务于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全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65,823万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104.54公里,完成了长白山旅游公路防护工程,完成长白山机场国有商品林征用2,205亩,施工便道已开始动工修建。

交通运输业持续增长,客运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年实现客运收入800万元,同比增长23%,成立了抚松县地方海事处,港监船检和航运管理步入正轨。全年无重大交通事故。

邮电通信事业加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10122.6万元,增长25.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73万元,增长 17.7%;电信业务收入8,549.6万元,增长27.6%。市话装机总量达81,000门,增加0.7万门。电话普及率达3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0万部,增长12.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发展到5154户,增长128.9%。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亿元,增长18.8%。零售物价指数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物价平稳,市场繁荣。

全县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长白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山之后,旅游人数激增,05年旅游人数达到24.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39.0%。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实现突破性发展。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296万元,克服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4%。对上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突破5亿元大关,一般预算支出达到52,110万元,同比增长52.2%。

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为34.5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8.9万元,同比增长17.3%;各项贷款余额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8.1%。

保险事业较快发展,业务面不断拓宽。各类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471万元,同比增长5.3%,赔给付金额710万元,下降 37.0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71万元,增长6.0%;人寿险市场继续扩大,人寿险保费收入400万元,增长1.0%。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3,946.1万元,旧城改造工程开工58项,建设工程量完成34万平方米,是2004年的1.5倍,总投资额达2.6亿元。引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02.7万元。完成隧洞开挖5,921.5延长米,完成管道埋设400米,水源地工程基本完成,净水厂土建全部完成。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共投入环保资金338.75万元,对钢铁、水泥、矿山、餐饮等行业开展了重点治理工作,取缔49家高污染经营业户,新增5个生态建设项目。小城镇建设有所突破,完善供水、供热、供电、电视、通讯等公共设施,全年共完成投资4.6亿元,小城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