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梅河口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梅河口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千方百计谋发展,全心全意抓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高、变化大、后劲足的好局面。 一、国民经济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下降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788元,比上年增长17.7%。三次产业比重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2006年的18.3:38.0:43.7调整到2007年的16.9:40.4:42.7。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等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3.59亿元,增长21.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科学技术支出0.18亿元,增长13.4%;农林水事务支出1.17亿元,增长23.7%;教育支出1.7亿元,增长19.0%;医疗卫生支出0.56亿元,增长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6亿元,增长7.2%。 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有民营业企业60户,占总数的75.0%,实现工业总产值510695万元,占总量的76.2%,增长76.7%;实现销售收入263993万元,增长75.8%。 农 业 2007年,继续贯彻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农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9.0%。 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发放综合直补资金 3281万元,比上年增加1973万元;粮食直补金3307万元,与上年持平;良种补贴金773万元,比上年略有减少。 粮食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玉米播种面积达到64万亩,优质水稻播种面积达到41.8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分别为57.5%和37.6%。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52.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1.7%;玉米产量29.5万吨,同比下降4.5%。 畜牧业持续发展,肉类总产量123899吨,同比增长5.2%;禽蛋产量19951吨,增长54.1%。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6.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主要农用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拖拉机650台,比上年增长22.0%;拖拉机配套设备25448台,比上年增长3.9%;农用排灌机械8881台,增长16.8%. 工 业 工业经济速度和质量大幅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70483万元,比上年增长48.8%;完成增加值1924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6 %。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12341万元,比上年增长36.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0090万元,比上年增长44.2%。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能源、医药三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74479万元,增长32.1%,对全市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52.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5.1 %,比上年提升12.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3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原煤产量3723344吨,比上年增长0.5%;实现发电量2342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7%;水泥产量103995吨,比上年下降4.7%;大米产量38304吨,比上年增长19.2%;发酵酒精产量(折96度,商品量)286335千升,比上年增长9.6%;箱纸板产量37715吨,比上年增长13.4%;中成药产量2447吨,比上年增长75.3%。 建筑业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4.8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22亿元,与上年持平。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1亿元,比上年增长66.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6.1亿元,农村投资完成9.1亿元,房地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工业项目投资突出,完成工业项目149个,占项目总数的45.1%。 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11.39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7.3%,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31.0%,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1%,拉动GDP增长2.1%。 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231.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31%。其中,出口总额实现6677.7万美元,同比增长3.7%;进口总额实现2554.1万美元,同比下降17.84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出现进出口贸易顺差。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312.5万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 交通运输与邮电和仓储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仓储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实现增加10亿元,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全年实现公路客货运周转量22817万吨公里,下降5.3%。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发展平稳,年末银行存款余额为63.83亿元,比上年减少0.8亿元;银行贷款余额为35.94亿元,比上年增加8.5亿元。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 4.1%。 二、社会发展 教育 2007年高中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 2873人,升学率73%;初中毕业考入中等专业学校312人,占报考人数的100%。年末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318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552人,小学在校学生39369人,幼儿园在籍儿童5569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较大,其中,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48所、更换课桌椅16000套。 文化 各类文艺作品获得奖项20个,三个一、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组织文化活动123场次。开始实施数字电视工程,全面完成了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 卫生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8个,农村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有医疗床位1847张,卫生技术人员3309人。 体育 全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家级比赛中获2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级比赛中获8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 体彩销售形势喜人,全年销售额达1760万元。 三、人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