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连山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04 葫芦岛市连山区统计局

200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顺利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为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

到2002年末,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所属原则)32773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44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292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424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601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8%、7。9%和30。8%,经济结构调整已见成效,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9:38。6:44。5。

一、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向区域性、优质性、产业化方向发展,产业调整继续进行,全年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107007万元,比去年增长4。8%,其中:农业实现45127万元,林业实现759万元,牧业实现59462万元,渔业实现1659万元。

家业生产狠抓一个“早”字,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积极采取了“稳粮、抓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一系列措施。粮食总产量达134923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6。8%,种植品种从大田逐步向精品种过度,改低效作物为高效作物,抓好老残园改造,提高水果产量和质量,果树种植面积为641万株,水果产量达63773吨。全区农作物比例由上年的69。4:30。6调整为58:42。

园区和基地建设初见规模,抓紧生态农业区、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区的建设,努力增加蔬菜品种,搞棚园建设,蔬菜产量达24255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8%。

林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45公顷,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加大,面积达1068公顷,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多。

畜牧业在不断增加品种,建立和完善优质瘦肉型猪,良种蛋肉鸡生产基地,继续兴建了山羊、绒山羊繁育基地,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的建设,使全区畜牧业产值达59462万元,比上的同期增长13.1%,大牲畜末存栏34962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7%,肉类总产量达3644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2%,禽蛋产量达5964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6%,牛奶产量达363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4.6%。

二、第二产业

工业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生产增幅较快,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

到2002年底,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9307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实现工业增加值966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实现增加值231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8%。

2002年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逐年增大,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拉动我区工业的发展,产值逐年增多,企业规模逐年扩大,工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建筑业生产和利润继续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8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2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实现11858万元,集体单位投资16099实现万元,其他经济投资3130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7%、57.4%和19.9%,在投资总额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42884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6382万元。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全区经济的增长的支柱产业。在各部门的能力协作和努力下,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对第三产业贡献率越来越大。

交通公路网化工程进一步加快,修路、养路形成体系,全区实现等级公路100%,280个行政村95%以上通上公路,县及以上公路达到黑色化,全区通车里程达526公里,年末平均好路率75%。

运输事业发展较快,个体货运、客运车辆比建区之初增加近2倍,全年货物运量达198万吨,旅客运量达170万人次。

电信业实现电信纯收入2376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邮政业务总量872万元,邮政业务纯收入达797万元。

全区农村电话用户达7.7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77%。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仍是第三产业的主力,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3.3%。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7975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个体实现1977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

城乡市场秩序有所提高,各种专业市场逐成规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63587万元。

对外贸易略有增长。全的出口总额达12294万元,比去年增长132.2%。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事业齐头并进,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1%。

教育工作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对学校的软环境进行改造,精细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02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88所,在校学生达74242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以上,教师人数达5826人,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毕业生总数达18578人,年内向上级输送各类学生4850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广播电视在城乡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全区有16个乡镇273个村通上广播,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有线电视用户达5.2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

图书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实行开架服务方式,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有藏书12.7万册,共接待读者10万人次,书刊流通14万册次,各种娱乐网点逐年增多。

医疗投入逐年增长,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各类综合医院19个,乡级以上医院医疗床位888张,个体诊所和门诊部达3000个,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就医。连山区医院成功地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我市新高,骨科、口腔等疑难病症得到了较好根治,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社会服务业增势渐猛。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8%,比去年增加2.1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再就来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下岗职工分别挤进居民服务业,闯出了一条为居民服务,自我发展的新天地,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区、街属三级保障网络,实行了社会保障,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逐年增多。社区建设逐成规模,服务范围正在扩大。

财税工作加大力度,抓好区乡财源建设,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强化依法纳税,全区各项税收完成全年计划。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0030万元,一般财政收入实现17379万元,比年度预算增长4.5%,财政支出实现326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