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兴隆台区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成品钢材 214吨 石油沥青 162吨 民用灯具 1000只 水泥砖 30万块 电力电缆 5200公里 书刊印刷品 6万令 地 毯 16695平方米 冰 醋 酸 1265吨 水泥预制构件 3934立方米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882万元,比上年增长7.8%,城镇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利税2059万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区直建筑业实现利税186万元,全年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630个、竣工面积83685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161个,优良施工面积21092平方米,优良率25.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515元/人。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刀23713万元,比上年增长71.8%,增幅比上年回落93.2个百分点。其中,区直固定资产投资10155万元,比上年下降6.4%,场乡固定资产投资447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5%,油田多种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9088万元,比上年增长419.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显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明显增强。全年用于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3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25.3%,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9.4%提高到55.7%。基本建设投资10514万元,比上年增长4.2%,投资比重由上年的70.6%下降到44.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6个,施工面积81261平方米。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1个,施工面积25444平方米;基本建设项目25个,施工面积55817平方米,竣工各类房屋面积54084平方米。 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全年运输业实现增加值9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实现货运周转量31420万吨公里。 四、城乡贸易。 城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097万元,比上年增长73.1%。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91081万元,比上年增长39.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8%,再创建区最好水平。 各种经济类型的流通企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其中,国有商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19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4%;集体商业实现商品零售额23831万元,比上年增长8.3%;个体和私营商品零售额26119万元,比上年增长心41.3%;农民直接出售给城镇居民的商品零售额19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类经济类型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4.1%、26.2%、28.7%、21%。 居民的消费质量、档次持续提高。各类消费品销量中,吃穿的商品仍呈明显的增长势头。吃的商品零售额39594万元。比上年增长51.3%;穿的商品零售额9020万元,比上年增长54.9%;用的商品零售额28126万元,比上年增长21.6%;烧的商品零售额14341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吃、穿、用、烧的商品零售额比重分别为43.5%、9.9%、30.9%、15.7%。 集市贸易活跃。“兴二路”的贯通,形成了以集市贸易为主,大中小结合,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多功能、多元化的商业中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顶32983万元,比上年增长44.6%,相当于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6.1%。 五、外经和外贸 全年新发展“三资”企业7家,项目投资总额274.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4%,吸引外资合同金额92.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5%,外商实际投资新增14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6%,新开工投资6家,截止到年末,全区累计发展“三资”企业36家,项目总投资2028.8万美元,吸引外资合同金额981.7万美元,外商实际缴资575.3万美元,累计开工投资16家。 全年“三资”企业实现产值2432万元,比上年下降32%,产品销售额1090万元,比上年下降11%,外贸出口供货额1002.5万元,比上年下降50.4%。出口商品有:羽毛工艺品300万元,道路沥青120万元,服装140万元,卫生筷子33万元,硅酸铜2万元,木制品23万元,吊车107万元,时间控制器80万元,平衡铁29万元,铸铁件168万元。 对外经济合作又有新的发展,全年境外投资新办企业3家。截止到年末,境外投资办企业6家。其中,独资3家、合资3家。建成投产(营业)3家,全年全区劳务输出54人次。 六、财政税收 全区财政状况良好。全年实现财政收入(老口径)9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5.4%,新口径5415万元。其中工商税收4465万元;农业和耕地占用税348万元;专项收入171万元,在工商税收中,增值税1207万元;营业税2399万元,全年财政支出5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七、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区属初中学校四所,在校学生1846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52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37%。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继续发展。共有幼儿园25所,在幼儿园2440人。各类成人学校在校生342人,全年农民技术培训2620人次。 文化事业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区共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3个,农村图书馆16个。广播覆盖率100%,收视率和收听率分别达到100%和95%。全年各艺术团体表演19场次,举办各类运动会4次。参加运动员614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2400人,参加“十项”校活动13491人;开展第七套广播体操单位60个,参加人员21470人经常参加长跑6284人;全区“香功”、“太极拳、剑”、“养生功”、“健身舞操”等医疗体育(晨晚练)辅导站23个,参加人员达12448人。球类场地26个,各种小型活动室62个,农村各种体育单项比赛11次。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保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财政投资17.2万元用于卫生事业,卫生机构达116个,形成网络。全区有区级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各1个,有乡级医院2个,全区的村和分场都设有卫生所。全区有个体诊所96个。区、乡医院年门诊达7000 人次。其中,住院960人次,计划免疫1700人次,体检400人次,外科手术5例,治愈率达98%以上,抢救重病患者150人次。区医院医疗收入57.5万元,比上年增长2.4倍,药品收入55.1万元,比上年增长3.7倍,占医疗收入的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