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兴隆台区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民用灯具 3000只 一 地 毯 3500平方米 一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全年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930.8万元;区属企业有3家亏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的127.04%,提高到147.07%,比上年增长20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 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全年社会公路货运量为231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3144万吨公里,其中:区运输公司货运量为6.1万吨,货运周转量为96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30.9%。 公路客运量为9.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38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4%;公路建设有很大发展,乡村公路里程31公里,好路率83.9%。 三、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现价建筑业总产值实现2617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建筑业实现利税1229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区直建筑业利税311万元,全年劳动生产率为55471元/人,比上年增长127%。全年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509个,竣工面积138826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122个,优良工程施工面积23887平方米,优良率为2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13801万元,施工面积242505平方米,其中:区直固定资产投资为10873万元,施工面积137255平方米;场乡固定资产投资1178万元,施工面积53250平方米;油田多种经营更新改造,投资1750万元,施工面积52000平方。在区直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项目62个,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区工业更新改造投资1130万元,比上年增长86%;基本建设投资额9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在区直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性投资9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非生产性投资167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比重分别为85%和15%。 区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加强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商业网点的建设,其中:用于工业企业投资额为4505万元,占投资额的41%;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额为2594万元,占投资额的24%;用于商业网点投资额为1360万元,占投资额的13%。 四、商业 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裕、繁荣、活跃。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65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创建区以来的最好水平。各种经济类型的流通企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7829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集体所有制商业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22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4倍;个体和私营零售额18250万元,比上年增长62.8%;农民直接出售给城镇居民的零售额7040万元,比上年增长27.8%,扣出物价上涨因素,均有大幅度增长。 在商品零售额中,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27.4%,33.8%,28%,10.8%。从消费品类型看,吃的商品零售额25836万元,比上年增长45.3%;穿的商品零售额5823万元,比上年增长34.2%;用的商品零售额11712万元,比上年增长84.1%;烧的商品零售额10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6.7%;住的商品零售额11414万元,比上年增长3.1倍。吃、穿、用、烧、住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9.8%,8.9%,18%,15.7%,17.6%。集贸市场已形成网络。全区共有集贸市场32个,总面积51450平方米,其中:12个封闭市场,2个楼层市场,12个棚台市场,6个露天市场。集市贸易活跃,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为22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9.6%,相当于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4.9%。 五、外经外贸 全年新发展“三资”了企业十七家,投资总金额173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5%,其中:投资金额超百万美元的有五家,占新发展企业数的29.4%,协议引进外资金额6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倍。外商实际投资领16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倍。截止到年末,全区累计批准“三资”企业达三十一家,协议投资2975.8万美元,外商实际投资264.98万美元,占协议投资总金额的25.7%。建成投产(开业)运营达十二家,其中;当年投产(开业)运营企业四家,全年“三资”工业企业产值实现3575.4万元,比上年增长88.6%;产品销售额1212.2万元,比上年下降53.5%。全年出口供货总额2021.8万元,比上年下降12.1%,其中:“三资”企业出口供货额为1218万元,占出口供货总额60.2%,比上年下降53.3%;三和水产有限公司因对虾病灾减产出口供货额下降幅度为36.5%。出口主要商品有:虾800万元;文蛤200万元;鱼类200万元;羽毛工艺品为300万元;铸铁灯柱38.4万元;木制品63.4万元;弯头50万元;木屑280万元;劳保手套45万元,背包27万元;钢球18万元。 对外经济合作又有新突破。全年在莫斯科、温哥华、塞班投资办企业三家,其中:独资企业二家,合资企业一家,实际投资额81.16万美元,建成投产(开业)运营二家,全区全年劳务输出42人。 六、财政税收 全区财政状况良好。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204万元,比上年净增加1466万元,其中:工商税收68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在工商税收中,产品税11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增值税1010万元,比上年增长59%,营业税2853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区财政支出5046万元,比上年增长27.5%。 七、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区共有初中学校4所,在校生1874人;小学14所,在校生495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30%。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继续发展,共有幼儿园12所,在幼儿园数2313人,各类成人学校在校生272人,全年农民技术培训2620人次。 文化事业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到年末,全区共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3个,农村图书室16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收视和收听率为100%和95%。全年各艺术团体表演17场次,举办各类运动会4次,参加运动员1200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1244人,参加七项“达标”活动12876人,开展第七套广播体操单位56个,参加人员20736人;经常参加长跑5792人;全区“香功”、“太极拳、剑”、“智能气功”“养生功”、“健身舞操”等医疗体育(晨、晚练)辅导站8个,参加人员达7496人。球类场地20个,各种小型体育活动室56个,农村各级体育单项比赛9次。全区集资办竞赛4.6万元。全年取得市级“辽河杯”竞赛(乒乓球)单打、双打、团体三项冠军和市级冬三项(跳绳、踢键、长跑)第二名等项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