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鲅鱼圈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04 营口市鲅鱼圈区统计局

2004年,开发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围绕“建设亿吨大港,打造百万人口新城区”的工作目标,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势头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加快,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32.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37.8%。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是:

一、全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全区现价工业总产值(按地区口径,含港属企业、熊岳印染厂和华能电厂)累计完成1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07%,其中,三资工业完成76.3亿元,同比增长37.57%。按区计划口径,全区现价工业产值累计完成137.2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年计划的103.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72.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23%,同比增长47.45%;规模工业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3.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继续加大,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到2004年末,全区工业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达67家,比去年同期净增13家。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5家,比上年同期净增5家。其中,营口瑞那斯有限公司产值已超过11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三资工业完成产值54.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5.03%。其中,营口奥利安有限公司、三协精工(营口)有限公司和营口埃睦爱斯缝制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分别增长59.36%、114.34%和102.38%。

重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快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22%;轻工业完成产值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7.6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好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14%,增幅比上月提高了0.61个百分点;工业销售收入可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47.5%;盈亏相抵后,利润可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43.2%;工业增加值可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62.3%。

二、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2004年我区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5.8%,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按上报可比口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亿元,同比增长108.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投资增速55.8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和投资增速均列全市次席。按投资项目类别分,基本建设、城镇集体、私营个体投资总额为24.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4亿元,农村集体个人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占投资总额比重分别为71.3%、24.5%、4.2%。

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迅猛。2004年全口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1%,区属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181.3%,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73个百分点。

工业项目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区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86.5%,其中三资工业项目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133.1%。

重点项目投资增速加快。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全市人民最关注的滨海大道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月亮湖公园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成为我区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冶金大项目的签约,将成为开发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前期工程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红运体育馆、东华大酒店的先后落成,分别完成投资额1亿元、0.8亿元,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建设再添亮点。

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2004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43.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7.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146.7%。商品房施工面积872489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55712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617813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2.1%、75.4%、190.5%。商品房销售面积31787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实现4.2亿元,商品房平均售价1325元/平方米。

三、城乡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2004年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货源充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7%,完成年计划102.9%,拉动了全区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

私营个体贸易餐饮业仍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5.33%,占全区零售总额的77.75%。

大型商业企业诚实守信,深受消费者欢迎。商业大厦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12.12%。

星级酒店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档次,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区内5家星级酒店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同比增长45.1%。

人们的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食品类消费全年实现零售额6.4亿元,虽然仍占有绝对份额,但已呈下降态势。汽车消费成为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全年汽车类零售额实现1.1亿元,同比增长89%。衣着、日用品及文化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实现5.9亿元、4.6亿元、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5.6%和71.5%,呈现出全面增长的态势。

四、招商引资势态良好。2004年,全区合同外资额实现26673万美元,同比增长30.05%;外资实际到位9546万美元,同比增长46.52%;内资资金实际到位17.4亿元,同比增长11.86%。全区出口创汇348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43%。

五、财税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含熊岳)完成28769万元,同比增长44.34%,其中,区口径完成24188万元,同比增长43.76%;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8289万元,同比增长39.49%,其中区口径完成15695万元,同比增长40.99%;财政支出43217万元,同比增长95.9%。税收(含熊岳)完成23954万元,同比增长37.78%,其中,区口径完成20252万元,同比增长36.1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同比增长24.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8亿元,比年初增加5.6亿元,同比增长19.06%,各项贷款余额64.3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同比增长20.18%。

六、全区农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13.47%。粮食总产量为14034吨,同比增长57.63%;水果产量87079吨,同比增长16.54%;水产品总产量89600吨,同比增长13.51%;肉类总产量8100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4500元,同比增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