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突泉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4 兴安盟突泉县统计局

文化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6.4%,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装置213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6.4%。有线电视用户在1万户以上。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病床床位41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02张;卫生技术人员746人,其中,医生316人,护师、护士162人。

全县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86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27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1个,床位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9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5.2%,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0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参加的各项比赛中,全县运动健儿共获得区级第一名3人、第二名2人;获得盟级第一名7人、第二名7人;10人创盟级记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8人,环境监理站1个,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评率、“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排污登记的行政企事业单位69家,关停污染排放总量超标的小冶炼厂2家。年内已申请在突泉镇内建设烟控区。重点治理烟控区取暖锅炉的烟尘污染,共取缔分散超标排放采暖锅炉31座,将其原供热面积全部纳入集中供热网,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对县城内环境敏感区域内的各项噪声污染源,进行了严格规范和限期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县已批准太东乡为县级生态示范区。县级自然保护区老头山,已申请晋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并通过专家组评审,待自治区政府批准命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万人,占20.8%;乡村人口24万人,占79.2%。全县男性人口15.6万人,女性人口14.7万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0.2万人,出生率7.5‰,死亡人口0.1万人,死亡率3.7‰;全年净增人口0.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6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1元,比上年增长20.8%。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8564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6864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0263名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2448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城镇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的居民中有1688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可提供食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342张,收养267人。接收社会捐赠款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