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表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2006年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万千瓦时8425282.6 小麦粉吨56227184.8 精制食用植物油吨37614105.1 化学原料药吨2416199.7 水泥吨1240895106.2 饮料酒千升755364.1 乳制品万吨2.43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较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 表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万元) 指 标2006年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1610.6 内资24096610.5 其中:国有82297-49.2 集体1960- 联营1000- 有限责任公司140702247.1 股份有限公司77-99.2 私营13920386.2 其他内资1010-71.0 港澳台投资25001090.5 外商投资550-77.1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11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1%;其中住宅70.4万平方米,增长92.3%。房屋竣工面积78.7万平方米,增长187.2%;其中住宅49.1万平方米,增长491.6%。 全区基础设施投资32296万元,比上年增长9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2%,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35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倍,增幅比上年增加388.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9.5万平方米,增长87.3%;其中住宅35.5万平方米,增长107.6%。商品房销售额72122万元,增长126.7%。商品房空置面积19.1万平方米,增长9.6倍。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43公里,扩建面积17.84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6.09公里; 高等学校学生席位810个,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宾馆客房数150间,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城市防洪堤长度4.98公里。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贸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9.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完成78734万元,增长27.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完成6431万元,增长32.6%。个体、私营经济已成 为我区商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比上年增长22.2%。 表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万元) 指 标2006年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27320.5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1965922.4 餐饮业4792027.6 其他28694-0.5 友谊大厦扩建工程、华联商厦、国贸花园、甘珠尔大酒店、宏运大酒店、地下商城等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及建成,促进了服务业层次和水平的提升。现在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交易市场有四家。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56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进口总额43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3%;出口总额127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6.2%。签订合同外资金额2393.9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270万美元。 表8:外贸进出口总值 (单位:万美元) 指 标2006年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5668.132.5 进口额4397.192.3 出口额1271.0-36.2 其中: 自营出口149.1-34.8 货源出口1121.9-36.3 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引进国内呼伦贝尔市外资金186463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国内自治区以外资金89133元,比上年增长177.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民航货邮航发送量939.9吨,比上年增长78.2%,货邮航吞吐量2160吨,民航旅客发送量73278人,增长17.1%,民航旅客吞吐量15万人次,增长16.3%;公路货运量311.7万吨,与去年持平,公路货运周转量6717.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公路旅客运输量190.2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公路旅客周转量6419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0.4%。全区机动车拥有量为34910台(辆),比上年增长10.9%。 全区完成通信业务收入33651万元,比上年增长40.6%。邮政业务总量29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年末城市电话用户达到8.7万户,新增固定电话用户547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5.6线/百人,年末达到23.8万部,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7万户(包括小灵通,下同)。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1.7部/百人。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业务迅速增长,年末我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18687户。 旅游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0万人次(含一日游),比上年增长23.3%。其中,海外旅游者3002人次,增长175%;国内旅游者119.7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9.37亿元,增长28.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区财政总收入50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同口径增长4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102万元,同口径增长83.4%。财政支出完成51898万元,增长37.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4亿元,增长18.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3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加3.4亿元,增长9.3%。 表9: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单位:万元) 指 标2006年末数比上年末增加额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100799615428118.1 其中:企业存款2382772702212.8 储蓄存款507882-16739-3.2 各项贷款余额393474335929.3 其中:短期贷款16873090705.7 中长期贷款2202582558613.1 全年保费收入10789万元,比上年下降4.7%,各类保险赔款支出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个,全年招生903人,在校生2957人,毕业生789人。普通中等学校24个,全年招生8828人,在校生25109人,毕业生7470人。小学21所,招生2319人,在校生14486人,毕 业生36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4人,在校生150人。幼儿 园8所,在园幼儿2131人。 我区推荐申报的 “92GQJ-2.1型牵引胶轮割草机”被列入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有两个项目被自治区列入2006年重点科技项目,一个项目被列入2007年科技项目计划;推荐上报呼伦贝尔市“十一五”入库重点科技项目3项;呼伦贝尔市级科技项目6项,其中“海拉尔区科技局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牧草生产机械技术装备研发及推广”、“羚羊角提纯技术研究开发”、“110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敖包缘呼伦贝尔奶酒生产技术研究开发”5个项目列入市级科技项目计划。我区推荐申报的“牧草收获机械专利产品产业化”和“大豆抽提蛋白(ESP)的研制开发”,分别获得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随着人们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区专利授权量逐年增多。今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为12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6件;全年申请专利4件。全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855万元,同比增长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