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3-03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统计

2006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增长基础稳定,运行质量明显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611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5600万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6784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8620万元,同比增长38.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0227万元,同比增长13.6%。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平稳。全年价格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0%。

劳动就业力度加大。年末全旗在岗职工人数20243人,同比下降5%。全旗职工工资累计发放26284万元,同比增长13%。

财政收支情况。2006年全旗财政收入完成16060万元(按旧体制计算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88万元,比上年增长38.3%。全旗财政总支出完成628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0%。

二、农牧业

全旗农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尽管农牧业生产受各种灾害的影响,但是农牧业生产依据市场需求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作用明显,牲畜出栏明显增加,农牧业生产保持了一定水平的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

受旱灾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为77280吨,同比增长-59.9%,油料总产量1523吨,比上年增长-13.5%。

畜牧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为125.3万头只,同比减少177659万头只,纯增率为-12.4%。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生态建设造林合格面积11.24万亩,防护林系统建设得到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和防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覆盖面积有了新的提高。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稳定在1210吨,淡水养渔业平稳发展。

三、工业

工业生产呈现了恢复性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为58620万元,增长38.4%。其中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089万元,增长59.8%。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1.32,比上年增长46.27个点。反映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为:总资产贡献率为13.17%,增长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2.48%,增长12.8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3.6%,增长6.2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4.21次,增长1.0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49%,增长1.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2354元/人;产品产销率为101.09%,增长5.3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50.9%。投资结构继续向生态、基础设施、电力、技术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向转变,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邮电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调整运输结构,强化城市运输优势。全年公路客运量95万人。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新型业务明显上升,计算机网络用户达到3296户,增加1363户。程控电话达29429部,比上年增加2266部;移动电话用户达5.6万户,增加7千户;小灵通用户11220户,增加2208户,城市公用电话在全旗仍起着相对稳定的作用。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持续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531万元,增长15.9%。其中县的零售额49878万元,增长18%,县以下零售额21653万元,增长11%。生产资料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城乡集市贸易活跃。

七、金融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791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196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6%。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2569万元,增长16.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7072万元,增长20.7%。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布局调整初建成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旗共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6217人;普通初中14所,在校学生11860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366人;职业初中1所,在校学生196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20268人,学龄儿童人学率达100%。教职工队伍不断加强,专任教师总数为2913人,其中本科毕业1198人,专科1241人,高中及以下474人。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53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23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606张,卫生技术人员达543人。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54元,比上年增长1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86元,比上年增加408元,增长17.2%。其中农民为2778元,增长16.8%,牧民为2802元,增长17.9%。全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元,增加12133元,增长11.5%。

十、人口计划生育

年末全旗公安户籍总户数为98426户,总人口为2973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273人,占总人口16.6%。在总人口中,男性为151669人,女性为145666人;总人口中汉族173928人,少数民族123407人。

全旗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仍低速度增长。全旗出生人口为2873人,人口出生率为9.78‰;死亡人口为1327人,死亡率4.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6‰;计划生育率为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