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临汾市吉县统计局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全县“十一五”各项重大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是我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总量增长最大的一年;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一年;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极大改善的一年;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的一年。

一、综合

经核算,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99万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28624万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8元,增长9.6%,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707万元,增长4.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08万元,增长9.1%;房地产业增加值2761万元,增长11.3%。人均生产总值6267元。

图1

三次产业比例为23.1:43.8:33.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增加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5%,主要是食品类上涨5.3%,居住类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2%。

表1: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县

居民消费价格 103.5

食品 105.3

其中:粮食 104.2

肉禽及制品 117.9

烟酒及用品 102.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4.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1

交通和通信 102.6

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 102.7

居住 103.4

年末,全县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为5844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6285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5%。

二、农业

2007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7209万元,其中农业完成19019万元,林业完成2195万元,牧业完成4062万元,渔业完成2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1905万元。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5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长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3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豆类种植面积3.2万亩,增加0.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9万亩,增加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4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4001吨,比上年增加2381吨,增产5.7%,其中,夏粮总产7501吨,减产14%;秋粮总产量36500吨,增产11%。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4001 5.7

夏粮 7501 -14

秋粮 36500 11

油料 2176 22.8

花生 184 14.3

向日葵 1871 26.5

棉花 16 -20

烤烟 683 -6.3

瓜果 8935 3.7

蔬菜 1568 -14.6

烟果生产成就显著。集中调回优质苹果苗木150万株,全年完成4万亩栽植任务。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24万亩,总产达7.5万吨,果业收入2亿元。全年种植烤烟面积3600亩,总产量达1万担,烟农收入372万元,创税154万元。农民依托烟果的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万亩。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16066头,羊出栏5291只,肉类总产量1670吨,禽蛋产量839吨,牛奶产量72吨。

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总投资2119万元,130.1公里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全部完成;总投资500万元的5个新农村试点村和9个重点推进村完成了“四化四该”、“六小工程”和“六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村村有亮点,村村有特色的要求;总投资2839.7万元的9个以工代赈建设工程、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扶贫移民工程、农村办公用房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4435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10万元,增长6.07%;产品销售率97.5%。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2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6204万元,增长21.3%;实现利润21265万元,增长20%。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13万元,比上年增长68.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投资701万元,比上年下降64.4%;第二产业投资28144万元,增长60.7%,第三产业投资15508万元,增长125.9%。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8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4909.7万元,增长18.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672万元,增长2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041.9万元,增长19.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227.8万元,增长28.4%;其他行业零售额1312万元,增长8.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全县民用汽车保有辆325辆(不完全统计)。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为(包括中国网通与中国铁通)14236部;基于固话的宽带用户达1053户,同比增长6%。移动电话(包括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2.65万部,增长6%;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分别达到14部和25部。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4.03万人次,门票收入1813.27万元,实现社会效益1.8亿元。

六、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2007年达到3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2.75%,增收60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41元,增长33.1%。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49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农业支出增长54.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8.5%,教育支出增长47.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953万元,增长26.2%。各项贷款余额18254万元,增长25.4%。全县累计现金收入16亿元,现金支出15.93亿元,货币净投放0.48亿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额为9969万元,同比增长18.6%。

七、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

年末全县普通高中1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363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为40%。普通初中8所,在校生5972人。普通小学131所,在校生11847人。注册幼儿园33所,在园幼儿1876人。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年末,全县拥有气象台1个,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台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