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汾西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汾西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结构优化、民营经济、城镇扩张、基础建设、科教兴县”五大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09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399万元, 增长10.4 %,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5626万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908万元,增长8.6 %。 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10.4 、64.3和25.3%。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第一产业拉动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2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 1.8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贡献中,第一产业贡献率3.5%, 第二产业贡献率89.3%,第三产业贡献率7.2%。 全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110 元,增长17.6 %。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 6.99 万人,比上年增长7.5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83万人、1.4万人、1.76万人,比例分别为54.85:19.99:25.16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年实现本地净增就业岗位618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6人,“4050”人员再就业154人,劳务输出4426人,职业培训3172名,技能鉴定150人。 二、农 业 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显著。生态富民家园建设遵循“沟滩修成基本田、山坡造林建果园、道路堤坝林成网、秸杆微贮搞圈养、一池四改奔小康”的模式,统筹项目资金,整合县域资源,完成投资4500万元,治理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新建骨干坝9座、淤地坝355座;新增和改善基本农田7500亩;建设生态林20万亩;构建经济林8万亩,实施退耕种草3.5万亩,建设秸杆微贮窖1500个;实施庭院“五个一”沼气生态工程10500户,生态富民家园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而且得到国家农业部、水利部及省、市的好评和肯定。先后在我县召开了水利部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现场会、全省沼气扶贫工程现场会、全省以工代赈整合资金现场会、全市冬季农建工作现场会。 主要农产品产量。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56175 吨,比上年下降1.1%, 其中: 夏粮产量21761吨,比上年下降8.5 %, 单产达到每公顷2086 公斤,秋粮产量34414 吨,比上年增长4.2%,单产达到每公顷2865公斤。棉花产量8 吨,比上年下降50% ,油料产量284 吨,比上年增长11.4 %,蔬菜产量7936 吨,比上年增长15.7 %,水果产量732 吨,比上年增长18.6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2.44 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0.43 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12.01 千公顷。 造林绿化工作继续加强。 2004年,全县退耕还林共完成造林面积1.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0.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万亩。“三北”防护林15000亩,营造经济林2万亩;育苗面积1100亩。 200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709吨,比上年增长0.4 %;奶类产量52吨,比上年增长18.2 %;禽蛋产量1196 吨,比上年增长7.4 %。年末生猪存栏26556头,比上年增长38.2 %,羊存栏61898 只,比上年增长27.6 %,大牲畜存栏33695 头,比上年增长30.6 %。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民营经济发展局统计,全年全县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30859万元,比上年增长34.03%, 乡镇企业上缴税金4430万元, 比上年增长42.5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我县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8523万元,比上年增长 29.1%,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 19148万元,比上年增长27.9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4年原煤产量940800吨,洗精煤产量393000吨,焦炭产量648000 吨,铁矿石产量371000 吨,生铁产量389500 吨。 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71 %,比上年下降1.85 %,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400 万元,比上年增长60.33 %,实现利税4083万元,比上年增长41.77 %。 2004年,全县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559万元,比上年增长36.3%,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2004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88万元,比上年增长51.4 %。 2004年,分行业完成投资看,农业完成 330 万元,采矿业3600万元,制造业14500万元,电力及自来水生产供应完成 8000万元,水利管理业190万元,公路运输业1242万元,教育450万元,房地产业570 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578万元。零售业130万元,餐饮业1200万元,文化艺术业700 万元,国家机关698万元。 2004年,全年施工房屋面积 44278 平方米,竣工面积39578平方米。全县开工项目23 个,其中:基本建设 14 个,更新改造 1 个,其他投资8 个。 五、能 源 2004年,全县在抓紧抓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实施能源工业向加工转换倾斜的战略。 全县能源工业生产一次能源63.71万吨标准煤,生产二次能源 103.59万吨标准煤。 六、交通和邮电 2004年,全县新建、改建公路35公里,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536 公里,比上年增加15 公里,增长2.9 %。 2004年,全县公路客运量9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 %;客运周转量426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8%,全县公路货运量242.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 %;公路货运周转量51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8 %。 2004年,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3788 门, 比上年增长33.03%,净增住宅电话用户2978 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20个(撤并后行政村),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11.2 部,计算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470户,比上年增长 12.2%。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195 万元,比上年增长24.5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2 %,其中:县的零售额11518万元,比上年增长2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7 %。县以下的零售额7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 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8%。全年全县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7087万元,比上年增长25%,餐饮业零售额18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 %,其它行业零售额216万元,比上年下降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