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5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664万吨,客运量1609万人;货物运输周转量11828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80550万人公里。 据晋城市邮政局与电信局提供资料,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64万元;年末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98778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1148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0767户,乡村电话用户8038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3725户。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44873户,比上年末增加74234户。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和保险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753万元,比上年增长8.6%。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城区农行各项存款余额7200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7.07%;各项贷款余额38997万元,增长106.81%。城区建行各项存款余额4438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7939万元。城区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17668万元,增长24.84%;各项贷款余额76314万元,增长29.47%。 保险事业发展平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晋城营业部全年保费收入215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2.27%;各项业务支出1262.55万元,减少1.92%。人寿保险公司晋城营业部保费收入679.85万元,增长46.96%;支出合计11.04万元,减少94.18%。 八、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区级科技三项费用达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科技项目16项,继续巩固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果。 教育事业不断增强。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9756人;小学校81所,在校学生24849人;幼儿园18所,职业中学2所,进修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共计有教职工2558人,财政投入教育事业费3947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年末我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广播电视台1个,镇(办)广播电视站3个。有线电视总用户量1.5万户,广播覆盖率95%,电视覆盖率95%。 卫生事业不断巩固和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00个,床位412张,从业人员992人,数字胃肠机1台,CT1台,C背1台,胃镜2台,腹腔镜2台,生化分析仪3台,B超12台,心电图10台,一般X光10台,其它大型医疗器件51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体育机构1个,各级体委训练干部人数40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97688人,其中非农人口219937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52389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为1547人,出生率为5.34‰;死亡人口为834人,死亡率为2.88‰;全年净增人口713人,自然增长率为2.46‰。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97.08元,比上年增长14.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29元,增长9.12%,增幅比上年上升2.63个百分点。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市区为29.92%,农村为33.13%。 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年末全区共有5282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291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4066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9267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保障对象11626人,其中城市最低保障对象904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94.1万元,其中城市最低保障对象全年人均每月补贴额为59.61元,农村低保对象全年人均每月补贴额为15.74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教育方面数据未包括市属中专以上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