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黎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客运量107万人,比上年下降0.9%,客运周转量583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公路货运量290万吨,比上年增长13.3%,货物周转量317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 年末全县民用车拥有量达到16221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734辆),比上年末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09辆,增长16.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02.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6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电信业务总量1235.9万元,下降2.4%。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084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9520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470户,增长14.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755户,乡村电话用户1471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1589户,新增用户8089户。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 部,年末全县250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话。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8.66万人次,增长9.25%;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103.94万元,增长14.25%,其中门票收入462.12万元,增长13.5%。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4453万元,比年初增长22.08%,其中企业存款11503万元,较年初增长11.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9564万元,增长14.4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302万元,增长8.62%,其中短期贷款59359万元,增长1.77%,中长期贷款11064万元,下降12.93%。全县现金累计收入406107万元,较同期增收20803万元,现金累计支出410741万元,较同期多支出26730万元,收支相抵全年净投放现金4635万元,较同期增加投放现金5927 万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4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71.2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176.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42.9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60.4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882.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979人,在校学生2531人,毕业学生770人。全县普通初中学校12所,全年招生2555人,在校学生8530人,毕业学生2758人。普通小学学校171所,全年招生2742人,在校学生15575人,毕业学生2619人。职业中学在校生86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611人。 全年全县申报各类各项科技计划共16项。受理各项专利申请6项,比上年增加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全年全县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奖2项,其中有1项技术获得省科技厅奖。全年技术交易金额520万元。 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00台件。全年共抽检产(商)品110批次。为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新颁发、换发代码证书350家,年鉴610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举办展览2次,广场文化21次,大型节日文艺宣传活动9次。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8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5%。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处(不含诊所),床位408张。其中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5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7人,注册护士102人,药剂人员54人。乡镇卫生院16个,床位193张,卫生技术人员185人。年末全县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4%。 全县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个,举办各种运动会15次,参加人员0.675万人次。年末全县等级裁判员6名。 十一、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及安全生产 黎侯大道拓宽改造总长度3.06公里;县城桥北路、桥南路、鼓楼街三条主要街道铺装改造总长度2300米 ;完成长307米、红线宽20米的商业步行街工程。全县县城建成区覆盖率达到36.9%,绿地率达到3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2.06平方米。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公交汽车15辆,出租汽车69辆。 环保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4.7万吨,达标率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736.5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860吨;大气综合污染指数2.18%。 全县取用水总量为4905.32万立方米,减少了301.81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取用水量为461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了164.44万立方米;农业用水409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454万立方米;城镇生活12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5.2万立方米;乡村人蓄饮水229.3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7.05万立方米。 全县全年共开工建设饮水安全工程76处,解决41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5696人和712头大畜的饮水安全。新解决农村饮水1.596万人;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完成新增节水面积0.35万亩;完成三护坝建设2公里,支渠维修防渗5公里。 安全生产事故减少。全年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 起,造成4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65起,造成18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 起,造成 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1430人,比上年增加872人,出生率10.61‰,下降0.2个千分点;死亡率5.19‰,下降0.7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2‰,比上年提高0.56个千分点。城镇人口比重达到28.93%,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性别比(女=100)为105.69 %。 表5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161430 46702 114728 82946 78484 28.93 71.07 51.4 48.6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62元,比上年增长1.9%。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743元,较上年增加748元,增长5.8%。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91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9426人,比上年增加38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19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0661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3114人。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所;床位276张,收养各类人员224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80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