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盂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盂县生产总值据初步测算完成59033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86万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8464万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202485万元,同比增长20.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387元。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7.8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44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7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63万人。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00人;全县有915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 二、农 业 耕地保有量为33167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938公顷,比上年增加287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28公顷,与上年持平;秋粮播种面积24710公顷,增加287公顷。全县油料播种面积285公顷,比上年增加36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98公顷,比上年减少7公顷。 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07612吨,比上年减少6732吨,降低5.9%。油料产量268吨,比上年增加38吨。蔬菜产量7206吨,比上年增加1196吨。 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4166吨,比上年增长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044吨,下降0.5%;禽蛋产量1295吨,比上年增长19.8%;牛奶产量1030吨,降低13.3%。年末大牲畜存栏13380头,较上年减少104头,下降0.8%;猪存栏45018头,较上年增加5384头,增长13.6%;牛存栏11222头,较上年增加32头,增长0.3%;羊存栏51737只,较上年增加2214只,增长4.5%。年末水产品产量90吨,较上年减少70吨,下降56.3%。 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年造林面积349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000公顷,太行山绿化333公顷,交通沿线荒山造林133公顷,石太高速铁路沿线绿化533公顷,环城绿化247公顷,营造干果经济林1017公顷。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为100%。 三、工 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33339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完成288841万元(按价格指数计算),比上年增长17.9%。工业总产值完成689397万元,同比增长43.3%。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44万元,增长159.9%;县属企业完成产值239416万元,增长76.3%;乡属企业完成产值198663万元,增长22.8%;村及村以下及其它工业完成产值195274万元,增长20.5%。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累计增幅较大的有蓄电池33.3%、原煤11.5%、耐火材料制品6.3%、焦炭2.8%。工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7吨标准煤。 2008年,全县原煤产量1462.6万吨,销售量1430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7.4%和16.5%。万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5人。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592703万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利税164050万元,同比增长164.9%。 建筑业发展势头放缓,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57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8.3万元,同比增长4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2910万元,同比增长29.8%。按城乡划分:城镇完成投资238842万元,同比增长29.7%。农村完成26850万元,同比增长9.3%。按投资类型划分:工业111475万元,农业14162万元,基建38157万元,公路建设6057万元。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85001万元,同比增长35.3%;第二产业投资153600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投资27091万元,增长63.8%。 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3652尿素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65749万元,完成投资28500万元,土建工程已开工,开始购置设备;南娄集团百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总投资15000万元,完成投资14000万元,回转窑项目土建工程已完工,烧结系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阳泉北综合货站专用线工程总投资45000万元,完成投资35000万元,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7588万元,同比增长33%。其中:按地区分:县城零售额132097万元,增长30%;县以下农村零售额55491万元,增长38%。按行业划分,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46870万元,增长30%;餐饮业零售额34275万元,增长54%;其他零售额6442万元,增长4%。按经济类型划分,公有经济零售额65654万元,增长33%;非公经济零售额121934万元,增长33%。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事业发展平稳。2008年底全县实际通车里程2016公里,公路密度为80公里/百平方公里。 客运增长迅猛,货运增长稳定。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562万人,增长38.8%,客运周转量111809万人公里,增长953.2%;货运量完成1953万吨,增长19.9%,货运周转量92434万吨公里,增长21.2%。 邮电、通信事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238万元,增长17.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281万元,增长17.3%;邮政业务总量3957万元,增长19.7%。本地交换机总容量60800门,其中城镇27672门,农村33128门。固定电话用户52181户,增长1.7%,其中市话24976户;农话2720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7468户,增长14.8%,其中本年新增22159户;移动短信达到2800万条;无线市话(小灵通)达到9257户。全县光缆线路总长度3319公里,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7547户,增长61.3%;已通电话的行政村433个。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9649户,比上年末增加17389户,电话普及率59部/百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3278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101.9%,同比增长29.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69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101.4%,同比增长24.7%。一些主要税种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11261万元,增长37.6%;营业税完成5675万元,增长32.3%;企业所得税完成4014万元,增长10.2%;个人所得税完成1154万元,增长15.2%;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874万元,增长46.3%。 2008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77590万元,同比增长2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782万元;教育支出1579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13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40万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583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01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83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03万元。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支出投入与经常性收入增速比为4.83%,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