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尖草坪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03 太原市尖草坪区统计局

太原市尖草坪区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99235万元,为年计划的101.3%,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00万元,增长5.22%;第二产业增加值182100万元,增长16.25%;第三产业增加值103035万元,增长18.7%。全区在地口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64767万元,可比价增速达到32.6%。全区国民经济呈现出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经济运行格局。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不断改善农业结构,加快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水果和引进蔬菜新品种,扶持农村养殖业和养殖大户,种粮农民补贴全部实行“一折通”,实现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00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0868吨,蔬菜总产量达到72029吨,果品产量达到1515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比上年增长15.47%。

林业生产致力于改善生存环境,不断扩大和巩固绿化成果,全年造林567公顷,义务植树46.5万株,育苗120公顷。

全区畜牧业存栏和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为市民的菜篮子提供了保障。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栏数     2007年     增长 %

肉类总产量  (吨)  3035       4.62

其中:猪肉  (吨)  2577       7.1

奶类总产量  (吨)  4434       -0.09

绵  羊  毛  (吨)  18         20

蜂      蜜  (吨)    6        100

禽      蛋  (吨)   1248      28.93

大牲畜年未数(头)  1164       -20.0

猪年未存栏  (头)  19126      0.8

羊年未存栏  (只)  16543      1.7

家禽年未存栏(只)  190373     -18

养        蜂(箱)  262

淡水养殖业生产平稳,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150吨。

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5469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6台,小型拖拉机295台,农用汽车672辆,农用运输车1252辆,农村用电量3070万度,农用化肥施用量4541吨。

乡镇企业发展稳定。总产值、营业收入、增加值、利润总额、上交税金分别达到868925万元、551924万元、132167万元、25880万元、158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5%、19.71%、12.81%、-12.37%、11.95%;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狠抓项目带动,大力招商引资,着力推进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全区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建设速度加快、引进企业不断增加,园区全部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8.75%。2007年,全区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694495万元,其中:区属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66710万元,乡镇街办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完成627785万元。纳入规模工业企业监控范围的55家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66831万元,比上年增长30.65%;完成工业增加值72044万元,比上年增长35.44%,产品销售率为95.9%,与上年大体持平。

主要工业产品有:不锈钢深加工制品、铸铁件、洗精煤、软饮料、粗钢、油墨、家具等,产品生产平稳。

在地口径。全区规模工业现价总产值756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92.37%,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276229万元,比上年增长95.84%,产品销售率为99.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发展。依托太钢,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615万元,比上年增长56.20%。

在地口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0411万元,比上年下降35.33%,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明显的“减速”趋势,主要原因是省属项目投资下降。

五、批零、贸易、餐饮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兴华街、尖草坪、迎新街三大商贸区的幅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大,新发展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贸企业。太原市小商品市场物流中心和现代精品专业馆等改(扩)建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宝恒钢铁交易中心顺利完工,和平北路两侧已成为太原市最大的钢材经销集散地,新建45个农村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累计达到106个。以专业市场为支柱的商贸业发展占到整个商贸业的三分之二。去年下半年食品价格的上涨,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外出就餐等因素,带动食品行业和餐饮业较大增长,从而成为第三产业的又一个重要支撑。200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3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其他零售分别完成220353万元、40177万元和1343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99%、5.84%和21.725。

按在地口径全区商品零售额完成307304万元,比上年增长12.12%。

六、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道路建设、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滨河东西路绿化,大同路拓宽改造及石太高速铁路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了北新线等4条县乡公路、15条通达通畅及改造工程。村村通客车使村通客车率达到96%,全区交通路网日臻完善。客运量、货运量全面增长。2007年公路货运量1185.2万吨、客运量2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2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5555万吨公里。

七、财政、税收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9326万元,同比增长22.58%。其中:国税完成31890万元,同比增长25.31%。地税完成21747万元,同比增长24.9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202万元,同比增长16.4%;全年财政总支出42032万元,同比增长32.87%。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