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衡水市冀州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农业强市,商贸兴市”三大主体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实现冀州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8亿元,比上年下降4.1%,(按可比价计算)。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3亿元,下降2.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2亿元,下降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8.63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7:46.8:36.5,一产、三产比上年分别提高1.8、3.7个百分点,二产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指数全面上扬。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9%,较上年同期上涨4.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105%,较上年同期上涨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100.8%,较上年同期上涨0.8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102.2%,较上年同期上涨2.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536元、4185元,分别增长10.9%、2.0%。

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民营企业达7478家,完成增加值39.9亿元,比上年减少8.5%,占GDP比重78.2%;吸纳从业人员7.9万人,占全社会二、三从业人员的比重71.2%;实缴税金23662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87.9%。

二、农     业

农业形势良好。2007年,坚持“抓头活尾,延链条,促农民增收”,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农业产值12.9亿元,畜牧业产值2.6亿元。

粮食生产稳定,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964公顷,粮食总产量20032吨,比去年下降3.9%;粮食播种单产5730公斤/公顷,比上年提高1.1%;棉花产量28841吨,比上年增长4.6%;油料产量7048吨,比上年下降14.5%;肉类产量11297吨,比上年下降11.7%;蔬菜产量181037吨,比上年下降7.2%;水产品产量1815吨,比上年增长24.2%。

三、工 业 与 建 筑 业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坚持“抓大活小,增实力,促产业升级”,以产业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采暖铸造、化工、玻璃钢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医疗器械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群体规模日益膨胀,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70%以上,构筑起发展的支柱和主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3亿元,下降12.8%;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6.91亿元,下降3.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67家入统企业产值45.6亿元,销售收入43.12亿元,分别下降7.1%、2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6亿元,实现利税3.30亿元,分别下降38.5%、31.3%。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0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1852万元,增长10%;建筑业增加值58513万元,增长6.8%;利润6019万元,下降23.1,税金7190万元,增长1.8%。

四、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2007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信贷投向,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298万元,比上年下降25.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195万元,比上年下降42.5%,城镇施工项目64个,新开工项目19个;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6103万元,比上年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1320万元,比上年增长450%。

五、国  内  贸  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762万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城市零售额68846万元,同比增长14.8%;农村零售额69916万元,同比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1329万元,同比增长16.8%;餐饮业零售额7433万元,同比下降2.1%。

六、对  外  开  放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以第二十界钟表交易会为契机,深入开展“百日招商“集中活动,与罗马尼亚根比那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外贸出口总额达1932万美元(海关数字),比上年增长37.2%。

七、交 通 和 邮 电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境内公路里1074公里(其中国道34公里),比去年增加37.2公里。

邮电通讯设施逐步完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063万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 10267户,移动电话用户 109000 户。

八、财 政 和金 融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开源与节流齐抓,调节与服务并重,财政与经济实现了良性循环。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07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693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国税系统完成14929万元,增长19.7%;地税系统完成9640万元,增长13.9%;财政系统完成2361万元,增长30.6%。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一般预算支出45311万元,增长3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42万元,增长40.2%;教育支出13728万元,增长38.4%;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790万元,下降9.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649万元,增长66.4;农林水事务支出4341万元,增长88.8%。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实现双增。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58.59亿元,比上年增长8.1%;银行贷款余额达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社保体系日益完善。2007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6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320人,工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48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740人,城乡低保共保障6465人,五保户供养1940人,基本实现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九、教   育、科   技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高考成绩名列衡水前列,冀州中学本科上线率99.56%。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课收费,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补助1017万元,补助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生活费171.5万元。2007年末,全市共有小学47所,在校学生24086人;初级中学15所,在校学生20160人;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1085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辍学率:初级中学0.38%,小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