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大厂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廊坊市大厂县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小县大作为,大厂大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内开外合、图强求精”的主体战略,发愤图强、创业创新,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建设“实力大厂、效率大厂、和谐大厂”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经省市统计局审核确定,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456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一产增加值为60695万元,同比增长6.6%,占GDP比重为28.2%;二产增加值105328万元,同比增长15.2%,占GDP比48.9%;三产增加值49433万元,同比增长11.7%,占GDP比重为22.9%。财政收入完成200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3%。

一、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868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9042万元,比上年增长4.8%;林业产值422万元,比上年下降2.5%;牧业产值68392万元,比上年增长3.6%;渔业产值2002万元,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1808亩,占地亩产677公斤,比上年增长70公斤,总产量88515吨,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夏粮亩产393公斤,与上年持平,总产量35789吨,与上年持平;秋粮亩产403公斤,比上年增加69公斤,总产量52726吨,比上年增长20.7%。

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达到68.5%。年末猪存栏5.5万头,牛存栏5.7万头、羊存栏6.1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1.9%、下降2.6和下降6.9%;猪出栏8.4万头,牛出栏18.9万头,羊出栏15.3万只,分别为增长10.8%、3.3%和下降2.9%。

年末全县实有农机总动力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45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387吨,农村用电量4973万千瓦小时。

二、工业和建筑业

1.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产值32.2亿元,比上年下降4.6%,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利税6409万元,比上年下降12.0%,产品销售率为96.4%;规模以下工业全年实现产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2.建筑业

全年实现总产值3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增加值19998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519万元,比上年增长63.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3455万元,比上年增长64.1%,其中:基建与技改投资62160万元,比上年增长58.0%;房地产投资112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064万元,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11040万元,比上年增长53.7%;农户投资2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7%。

四、商贸流通业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增加值6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0%。按销售所在地分组: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1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8626万元,同比增长12.1%。按行业分组: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42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7061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其它经济零售额478万元,比上年下降23.5%。

五、交通邮电业

全年实现增加值11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占三产增加值的22.4%。公路运输行业完成货运量562千吨,货运周转量49136千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7.1%。公路运输客运量59万人,客运周转量380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13.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30116户,移动电话用户47600户,互联网用户3775户,全县交换机容量达35680门。

六、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0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县级财政收入833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2112万元,比年初增加3479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8737万元,比上年增加1338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2931万元,比上年增加20779万元。

七、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15751人,比上年减少1462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358人,比上年减少580人,小学在校学生5978人,比上年减少66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15人,比上年减少221人,年末全县教职工数为17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4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5.3%。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452人,比上年增加26人,农村医疗卫生网点117个,从业人员145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108901人,比上年减少2802人,其中农业人口90306人,比上年增加3033人,非农业人口18595人,比上年减少5835人,回族人口2351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6%;年内出生人口1146人,出生率8.65‰,死亡人口309人,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2.8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比上年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7元,比上年增长15.1%,职工工资总额15966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年人均工资16054元,比上年增长21.3%。

注:

1、公报部分数字为快报数。

2、财政、金融、交通、邮电、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等指标均依相关部门所提供数据。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