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平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承德市平泉县统计局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实现77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地方预算收入实现18846万元,同比增长20.8%,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4%,工商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8.1%,财政收入增速快于生产总值增速20.8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不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5632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1263万元,增长30.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达44272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1125万元,增长37.7%,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3072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4316万元,增长6.6%。

保险事业保持平稳增长。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651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548万元,寿险保险费收入14966万元,全年赔付金额261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347万元,寿险赔付金额1267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标准化办学步伐,撤销19个乡镇中心校,组建8个学区中心校,小寺沟中学由国有民办改为公办办学体制,平泉四中由国有民办改为民办办学体制。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5150平方米的职教中心实验实训楼竣工投入使用,完成七沟学区中学建设,启动南五十家子学区中学建设项目。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2所(不包括特教学校、幼儿园),其中普通中学24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215所,各类学校在校生58841人,其中普通中学26046人,职业中学1218人,小学31577人,各类学校教职工5100人,其中专任教师4389人。

科技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有3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计划,5个列入省计划,新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省名牌产品9项,有3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山地食用菌产业科技园区和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县。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活跃,彩色周末文化文艺活动继续有声有色开展,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常年坚持,成功举办了歌手大赛等活动,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挤入国家盘子,“山庄老酒酿造工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香港、澳门武术比赛夺得优异成绩,高水平举办了“平泉杯”全国跳伞锦标赛,全民健身工作跨入省先进县行列。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90元,城镇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的县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完工;投资400万元,改造4所乡镇卫生院和100个村级卫生所,全县共有150个村级卫生所达到省甲级标准。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县级医院4个,医疗机构编制床位991张,实际开放床位859张,年末在职职工12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46人,诊疗人次数679711人次。

十、人口、环境保护、市政建设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72011人,比上年末增加579人,全年共出生人口5027人,出生率10.60‰,死亡人口2774人,死亡率5.85‰,自然增长率4.75‰。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县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节能措施,在铁选企业中广泛推行节能技术,电机变频调速器安装比例居全市之首,活性炭行业大力推行“碳化活化一体炉”,10家高耗能企业全部纳入节能监察范围。取缔关停23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县城集中供热工程、粪便处理和医疗垃圾中转站顺利施工,县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无公害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有2家企业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消减24.14%和43.96%,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全县万元GDP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8.5%,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6.5%的目标。2008年我县被评为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优秀县。

市政建设成果显著,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快速推进,实施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强、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城镇拆迁,动迁面积38.5万平方米,“行政拆迁、净地出让”工作模式在省、市推广。城市建设“2188”工程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1.3亿元,建成泽州园、兴平北路、榆州新城、金世纪嘉园等一批精品工程。围绕“全覆盖、无缝隙”管理目标,投资17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数字城管”平台,城市管理逐步进入精细化、数字化轨道。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通过考核验收,全国文明县城正在公式;平泉镇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镇,顺利通过国家级优美城镇验收。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12元,比上年末增加1381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3711元,比上年末增加413元,增长12.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 7014元、3293 元,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5.2%、41.8%。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以全民创业促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制定了33项优惠政策,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着力搭建政策平台、载体平台和融资平台,全年筹集就业再就业资金88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类保险累计括面1.88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基金8978万元,惠及8700人;城镇低保人均补差由100元增加到13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月发放数额由25元增加到52元;在全市率先启动五保居住家园工程,杨树岭、南五十家子五保供养服务中心以及王土房等3个五保居住家园竣工投入使用,全县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超过50%;扎实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交付使用,13346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筹资424万元解决了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问题。

注: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