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怀来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02 张家口市怀来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一市、两城、三区、四龙、六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心协力,开拓进取,进一步落实“三全”要求,着力推进思想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挖掘有效资源,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771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39万元,增长19.2%;第二产业增加值155841万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233434元,增长13.3%。

年末全县城镇就业人员4031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15人,新增就业人数1868人,年末城镇下岗失业人数为2593人,登记失业率为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综合基础生产能力偏弱薄弱,农民增收缓基础还不稳固,慢,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矛盾突出。

二、农业

2006年全县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畜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

我县全年粮食产量达110297吨,蔬菜产量为102656吨,干鲜果产量144211吨。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6573公顷,拥有农用机井1429眼,农业机械总动力217836千瓦。

林果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40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1453公顷。坚持抓好果品提质增效与品种更新两大工作,推广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年完成果品套袋1800万只。

进一步优化了葡萄产业化布局,到2006年底,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8533公顷,葡萄年产量达8.8万吨。全县酒庄发展到12个按照“一群、两代”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中法葡萄酒庄园、帝恒葡萄酒庄园、德尚庄园等酒庄、酒堡建设。连续87年成功举办了葡萄采摘暨葡萄酒节,品牌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葡萄防雹网应用项目、葡萄简易防寒项目、红地球葡萄优质生产项目正在试验中。

蔬菜产业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推广芹菜、大蒜、豆角、大葱、西红柿、茄子、甘蓝等优势品种30个系列150个品种。全县设施蔬菜大棚发展到297个食用菌,种植小区发展到10个,种植大棚150个。

畜牧业发展迅速,肉类产量为18082吨,禽蛋产量为6696吨,奶类产量为78811吨。

2006年,全县奶牛存栏3.9万头。按照“大农业向畜牧业转移”的思路,大力实施“十万头奶牛和千万只肉鸡养殖计划”,“千万只肉鸡发展计划”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22个,肉鸡养殖小区发展到1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我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23633万元,其中入统工业实现增加值81633万元,实现利税25017万元……工业园区化推进顺利,发挥园区政策和基础条件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县内外规模型、科技型企业入住园区,突出也重点发展领域,推进我县工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目前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1家……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220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主要重点工程有:①万隆钢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怀来建海钢铁厂扩建项目;②怀来新东方城市广场工程项目;怀来天皇山生态园区;③怀来县宝平线长安岒遂道工程;称④怀来县第三期农网改造工程;⑤麻棉项目万隆钢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⑥怀来天皇山生态园区;怀来新东方城市广场工程项目;⑦怀来宏达矿业麻峪口铁矿项目;⑧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亚麻纯纺麻棉混纺项目。这些工程的建设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99902万元,比去年增长15%,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完成了省道宝平线沙城南17.58公里的二级路中修罩面工程,长2.045公里的长安岭隧道工程也已贯通。完成了110国道鸡鸣驿支线、沙城收费站东大修、宝平线罩面、陈家铺至土木15公里改建等工程。至2006年底,全县有246个%的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8.2%。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邮政局、通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共完成业务总量14937万元 ,,比上年增长19.1%。电话装机数72932部,其中城市用户37335户,乡村用户35597户,小灵通用户14854户,公用电话761户,全县电话普及率61部/百户;住宅电话普及率为19部/百人,住宅电话66330户,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手机用户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手机用户达10777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392户。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449.5万元,增长 11.9%,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县级完成87272万元,县以下完成48177.5万元,批发和零售完成105274.6万元,住宿与餐饮完成16082.4万元。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县民营企业上交税金3.26亿元,占一般预算全部收入的比重达68.4%。全县个体私营工商企业全县民营企业从业人员39476人,增长9.5%。,注册资金5.67亿元,增长21.7%。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我县经济繁荣的中坚力量。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引进实际利用外资达781万美元,同比增长40%。

县外投资项目105个,实际引进县外到位资金5.78亿元。

2006年,我县旅游业依托特有的区位和生态资源等优势,优化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使全县旅游业重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全年共接待游客26.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突破1.4万人次,完成旅游投入9225万元,实现旅游收入3945万元……

2006年,进一步实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工程,全年实现农村劳务输出4万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深入贯彻增收节支的基本理财方针,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使用,财政收支情况良好。2006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47168万元,增长17.4%,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79万元,增长24%,很好地保证了我县各项政策的落实。全部财政支出完成44865万元。2006年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