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蔚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张家口市蔚县统计局

动员全民不遗余力地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投资拉动,牵动经济全局。2005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11万元,比上年增长39.5%,完成年计划的11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06万元,同比增长60.6%。完成年计划的131.1%。基建和技改投资完成67486万元,比上年增长78.8%;房地产投资完成13820万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非农户完成17524万元,比上年下降7.6%;农村农户完成1581万元,同比下降33.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540万元,增长20.1%。

项目建设又有新突破。被誉为”河北西部曹妃甸“的蔚州煤电路一体化开发项目,注册成立了”河北蔚州能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蔚州煤电路一体化整体开发实施方案“省已批复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其子项目蔚州发电厂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崔家寨矿井建成投产,单喉矿井即将建成,与之配套的3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南山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测风,这些项目将成为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2005年,全年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9500万元,同比增长24.1%。完成计划的123.7%。实际利用外资312万美元。

城镇建设有新发展。投资843万元改造了南环路西段;投资102万元;维修了大市场西至稻地段维修工程,修建了嘉园街北段。实施了电视塔亮化,主街道绿化亮化,城区供排水等配套工程。南留庄镇、宋家庄镇等建制镇也加大了市镇建设力度。西合营镇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小城镇。城镇化建设成为拉动投资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充满活力。2005年,全县累计实现零售额95059万元,同比增长17.0%。完成计划的113.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74087万元,比上年增长16.6%;餐饮业累计完成零售额195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其它行业实现1377万元,比上年下降-1.5%。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12月,全县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239507万元,同期增长29.6%;营业收入475364万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增加值189649万元,同比增长2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0%;实缴税金4828万元,同比增长53.9%,占全部财政总收入的21.7%;实现利润24793万元,同比增长42.5%,出口创汇38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县公路总里程为2215公里。其中:干线(国道)164公里,专用公路42公里,县级公路126公里,乡级公路1040公里,村级公路843公里。

邮政电信业发展加快。2005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7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572万元。市话用户年末达到64954户,市话自动交换容量达到68256门,计算机宽带联网用户达到3410户,电话普及率达34%。全年邮递函件和包件分别达到26.0万件和1.3万件。

旅游业了展势头强劲。2005年县委、县政府把旅游开发列入全县重点工作之一,强力打造”京西第一州“品牌,建成旅游公路2条,星级宾馆4个,飞狐峪绿色大狭谷、空中草原、蔚州古城等景区接待能力等到提升。成功举办中国?蔚县雪绒花现场考察新闻发布会。2005年,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造社会总收入6000万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形势大好,成绩喜人。2005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5188万元(包括基金收入),同口径同比增长31.8%;完成年计划的139.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02万元,同比增长29.0%,完成计划的115.8%。全部财政支出为34202万元(包括基金支出),同口径同比增长20.8%。

金融存贷平稳增长。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48200万元,比年初的435712万元增长25.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32753万元,比年初的359522万元增长20.4%。各项贷款余额为253861万元,比年初的192438万元增长31.9%。

保险事业。2005年,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357万元,比上年下降10.0%。各种退赔为786.8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不断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条件得到改善。2005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96所。其中: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4772人;小学166所,在校学生4148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6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1862人。高、初中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县共有幼儿园31所,在幼儿园7692人。共有各类教职工4812人,其中:专任教师3777人。

科技事业有了新突破。2005年对重点项目杏扁春季防冻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冀西北山区杏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是省燕山农林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科技局已经制定了课题年度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县医院实施的”体内γ刀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技术“项目今年列入省科技研究指导计划;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着重筛选了杏扁规范化种植、中药材GAP应用、机械化耕作、旱作农业集雨技术、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实现经济效益5500余万元,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9.0%。全年科技赶集18场,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20场次,编发乡土教材资料13.3万份,普训农民15.2万人次。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藏书500册,图书馆1个、藏书22000册。有集镇文化中心11处、乡文化站11处,村文化室110处。有县级职业晋剧团1个,年内演出367场(次);有各类业余演出团(队)1个,演出651场(次)。全县有放影机构9个,电影放影机17架,映出2100场(次)。有电视差转台23处。电视机128570台。电视覆盖率达98.9%。有线电视网络86处,有线电视入户27540户。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疾病防控能力加强。疾病防控大楼已全面竣工。投资160万元的县医院老干部病区基本竣工。争取国家投资1190万元,用于县医院、中医院以及20所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确定,准备招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全县参合农民251875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3.4%。依托于县医院的县”120“紧急救援系统已于去年全面起动,运行正常。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90人,其中医师372人,注册护士170人;床位765张。拥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58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6人;乡镇卫生院25个,床位240张。卫生技术人员287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10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