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邢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邢台市邢台县统计局

邢台县统计局

2006 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0.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3亿元,增长4.36 %;第二产业增加值50.18亿元,增长25.3 %;第三产业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94元,比上年增长25.9%。

一、农  业

2006年,随着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全面发展。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6 %。

农业生产继续趋好,粮食再获丰收。2006年,全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加快,种植结构趋于合理。粮食生产面积增加,产量增长。2006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85744吨,比上年增长2.39 %。其中夏粮产量82060吨,增长3.57 %;秋粮产量103684吨,增长9.01%。棉花产量842吨,增长2.18%。油料产量11521吨,增长5.69 %。蔬菜总产量243039吨,增长10.49%。干鲜果品产量 98447吨,增长8.94 %。其中干果产量9775吨,增长6.5 %;水果(不包括果用瓜)产量88672吨,增长9.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造林面积2881公顷,比上年降低 7.06%。四旁植树167万株,增长26.5 %。幼林抚育面积17554公顷,增长11.5 %。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08255公顷,年末果园面积2737公顷。

畜牧业和渔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5081吨,比上年增长13.9%;禽蛋产量23096吨,增长6.2 %;奶类产量1681吨,增长35 %;水产品产量754吨,增长35.4%,大牲畜存栏达644头,下降0.1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323033千瓦,比上年增长4.5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936吨,比上年增长0.59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307公顷,增长23 %。年末机电井4561眼,增长1.2 %。 农村用电量2495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77.16 %。

非国有经济继续发展。2006年,全县非国有经济完成营业收入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1%。实现利润总额19.6亿元,降低4.02%。实缴税金6.7亿元,增长20.15%。

二、工业、建筑业

2006年,全县工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6.7%。

全县工业企业经济整体效益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310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4 %。完成利税总额127631万元,增长17.0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81349万元,增长12.8 %。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6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8856万元,比上年增长29.2 %。房屋施工面积635304 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2908平方米,按竣工面积计算的房屋竣工率为47.7%。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214万元,比上年增长36.32%。其中,城镇投资166325万元,增长31.4 %;农村投资134889万元,增长42.96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与改造投资163325万元,增长31.07%;房地产开发投资3000万元,增长50%。在农村投资中,非农户投资42889万元,下降1.07%;农户投资92000万元,增长80.39%。

2006年,全县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9个,新增固定资产41985万元。

四、交通、邮电

2006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公路客运量53.3万人次,公路货运量1238万吨。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4267.2万人次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9904万吨公里。全年新建改建公路160公里,到年底,全县地方道路建设实现通车里程2283.425公里。

2006年,全县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截止年底,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6300门,比上年增加10604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67167户,比上年增加4094户。新开通小灵通7226户。全年铺设光缆23皮长公里,已达到 779皮工公里。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06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70138.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149825.9万元,同比增长20.5%;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18740.3万元,同比增长28.3%;其他行业零售额1572万元,增长19.9%。全年市场商品成交额6700万元,比上年下降42.2%。

2006年,全县全年进出口总额5455万美元,同比增长13.95%。其中:出口总额937.8万美元,同比下降54.91%;进口总额4517.1万美元,同比增长66.86%。

2006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19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6.3 %。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86751万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支出53161万元,增长 35.6%。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2006年,银行存款余额567413万元,增长 37.1%;银行贷款余额310462万元,增长11.1 %。年末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5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七、科学、教育、文化

2006年,全县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取得新成果。全年上报研究计划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7项,县级19项。推广科技成果项目22项, 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收入2.6 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7.9 % 。

2006年,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35739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1021人。 初中28所,在校学生22090人。全县拥有小学106所,在校学生19792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2006年高考中,全县本科以上上线人数达2733人。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双节”和节庆日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种文体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 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20余次。筹建了邢台县农民艺术团。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累计检查经营单位100余家,打击了各种非法经营活动,保证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八、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17个,其中县全民卫生机构24个,床位99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52人,其中执业医师320人,执业助理医师183人,注册护士166人,药剂人员42人,检验人员3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95人。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到893个。2006年邢台县被省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确定为全省25个全市唯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全县参合农民达到76717户,284401人,参合率达85.15%,全年为14万人报销补偿医药费用1054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医药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