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仪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大干三五年,再造新仪征”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建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有所增强。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9.74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1787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215美元。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1:65.8:27.1。仪征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仪征地方实现生产总值7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仪征地方经济占全市的比重达70.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年末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2713户,新增926户,总注册资本达39.48亿元,增长70.2%;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12459户,新增3348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41.64亿元,占仪征地方经济的比重达55.7%,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1%;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9%;娱乐服务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下降2.1%。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入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税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大企业支撑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乡镇经济仍较为薄弱,乡镇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全民创业步伐不快,富民任务较为繁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凸现,资源环境制约较为突出,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比较艰巨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含农林牧渔业服务业)15.16亿元,现价增长9.2%。粮食播种面积75.1万亩,比上年增长11%;粮食总产量25.15万吨,比上年下降3.6%;油料总产1.24万吨,比上年增长3.7%;蔬菜产量17.92万吨,比上年增长7.6%;肉类总产量3.64万吨,比上年增长2%;水产品产量6109吨,比上年下降14.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达90%。全年成片造林、新拓茶果3万亩。25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3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20%。 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6.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8.9公里,疏浚河道66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2万人,改造农村危房85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09.24亿元,仪征地方实现工业总产值159.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9%和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51.65亿元,增长24.5%;仪征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2.01亿元,增长31.4%。仪征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实现产值44.63亿元,增长20.5%;农村工业实现产值43.99亿元,增长39.3%。地方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6.29亿元,增长33.3%;利税4.09亿元,增长8.2%。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4023万千瓦时,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量61304万千瓦时,增长22.5%。 工业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船舶制造、照明器具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2.5%。在列入统计的30种主要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23种,下降的有7种。其中,合成纤维聚合物增长21%,非织造布增长22.8%,交流电动机增长12.9%,电光源增长14%。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3万平方米,增长63.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4万平方米,增长9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62.81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下项目投资2.3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3.18亿元,增长40.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19亿元,增长93.1%;房地产开发投资8.44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0.28亿元,增长58.9%;第二产业投资44.40亿元,增长46.5%;第三产业投资20.44亿元,增长26.5%。仪征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强,全年仪征地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8.2%。仪征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2.5%,比上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沿江高等级公路仪征段二期工程路基全线贯通,真州污水处理厂和部分污水截流主干管网、联众热电、220千伏农歌变电站建成投运,自来水厂水源管道迁移工程开工建设。开发区、汽车工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扬子江广场、万年南路通江段、沿山河路东延、石桥河整治、博览家房屋开发等一批重点城建工程相继竣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29亿元,增长18.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01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79亿元,增长16.6%;餐饮业零售额6.77亿元,增长13%。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7.64亿元,增长11.2%,私营个体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72.2%。 六、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新批外资项目76个,协议注册外资404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老口径)235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6.1%。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出口持续增长。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181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9.1%,其中进口1433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9.7%;出口74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6%。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生产相对平稳。全年共完成旅客运输量679.9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662.9万人次;货物运输量420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402.5万吨。完成旅客周转量18104万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18053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2600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8650万吨公里。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6.6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9017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8106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