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扬州市广陵区统计局

八、科技、教育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全区列入考核的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5%。2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3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实施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新增省级度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建市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项,全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7项,新产品销售率达25%。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5%。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2400万元,超额完成省”六有“工程目标任务,创办东关小学文昌苑校区,少年宫东部活动中心建成对外开放,新创成省实验小学1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所,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学校14所。

九、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大会、第九届社区文艺节暨首届邻里节、首届少儿艺术节和首届”夕阳红“艺术周等大型文化活动,获得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艺术大赛奖70多项。

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投入25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医疗单位全面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湾头镇、汤汪乡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乡镇复查;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畜禽防疫和检疫工作得到加强。

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争创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区,顺利通过市级考核,完成首批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持金发放工作,三级计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园满完成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体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十届全运会上,10名广陵籍运动员在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跳水等项目上夺得5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5年年末全区总人口30.52万人,比上年下降0.5%;人口出生率4.82‰,比上年下降0.9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24‰,比上年下降0.83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4700元,比上年增长10.2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7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比上年增长12.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市启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全年开发就业岗位6338个,新增就业人数2569人,帮扶”4050“特困人员再就业917人次。累计建立慈善超市7家,受助困难群众1000余人,募集慈善资金50余万元。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多万元,新增社会保险参保2500多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200多人领取了保障卡。农村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村复盖率达100%。继续免征农民农业税,在全市率先实施粮食直补资金”一折通“。全面小康村建设步伐加快,有4个村列入市先行村行列。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