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博野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一战略目标,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了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县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交通、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 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提高2.9 个百分点,为2000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6.3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 亿元,增长27.2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 亿元,增长11.7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7.4 %,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业 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 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农业产值5.8 亿元,同比增长4.8%;畜牲业产值2.5亿元,增长6.4 %。 2004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继续缩减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户实施直接补贴,在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推动下,全县粮食生产持续保持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万亩,比上年增长1 %;粮食总产量14.5万吨,增长4.6 %。蔬菜播种面积9.01万亩,同比增长1.1%,产量34.3万吨,同比增长2.4 %。 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增长。肉类产量1.5万吨,增长8.8%;牛奶产量1205吨,同比增长45.5%;鲜蛋产量8809吨,同比增长2.9 %;生猪出栏16.7万头,同比增长7.1%;羊出栏7.7万头,同比增长5.2% ;家禽出栏 70.1万只,同比增长6.6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年末机井数达4691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1574公顷。农村用电量达6170万度,同比增长24%。 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万千瓦,同比增长6 %。二OO四年年末拥有联合收割机335台,比去年增加8台;大型拖拉机295台,比去年增加15台。 工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6 亿元,比上年增长25.5 %。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 %,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 行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发展局面。全县共有1269个工业生产单位,其中油漆涂料生产单位84个,橡胶生产单位39个,拔丝生产单位64个,印染纺织生产单位126个。在重点监测的 22户入统工业企业中,有油漆涂料企业3家,橡胶企业5家,拔丝企业2家,印染纺织企业4家。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41.1%;完成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利润2885万元,增长40%;利税总额4302 万元,同比增长33.9 %;产销率达到97.7%,比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 投资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963万元,比上年增长35.9%。预计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35.3%。 投资增势强劲。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 亿元,同比增长49.1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0.6亿元,增长69.2%;更新改造投资2.6亿元,增长52.7 %;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5349万元,同比增长56.8%。 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带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4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2.6%。 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7个千万元以上大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5%。截止到年底,已峻工5个。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高。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3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为11公里。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2辆,全县公共汽车线路达到12条,覆盖全县133个行政村;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731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8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1382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2辆。 邮电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1万元,同比增长28.4%; 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3.2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到2.7万户,同比增长20.5%;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万户,同比增长1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部/百人,同比增长17.9%。 批发零售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18.3%;餐饮业零售额完成2113万元,同比增长19.2%;制造业零售额完成1055万元,同比增长17.6%;农业生产者零售额完成1188万元,同比增长17%;其他 行业零售额1715万元,同比增长17%。 财政与金融业:地方财政收入增势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186万元,同比增长1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28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包括增值税176万元,营业税265万元,企业所得税92万元,个人所得税174万元。全年财政总支出10205万元,同比增长5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90万元,科教文卫事业费3214万元,各项行政事业费支出9481万元,农林水支出587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95万元。 信贷投放平稳,支农信贷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亿元,比年初增加47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73亿元,比年初增加672万元,用于农业的短期贷款为2.02亿元,比年初增长71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47万元,比年初减少83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9亿元,比年初增加6993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613万元,比年初减少4501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4%。 三、对外开放 进出口:对外贸易强劲增长。据统计,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出口销售收入达到4770万美元,同比增长104.6%;全年出口创汇总额达到823.6万美元,同比增长1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