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保持较快发展。交通、通讯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加19.4%,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165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465公里,新建改建公路56公里,其中:新建黑色路面20公里,改建乡村公路36公里,货运量310万吨,客运量9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2.4%和17.3%。年内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5起,死亡9人,受伤23人,直接经济损失4.3万元,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618.5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56万户,同比增长5.3%。固定电话用户7840户,同比减少17.2%,农牧区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率达到95%,全旗有22%的人持有手机。 六、国内贸易 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境认识的提高,以及城乡居民收入 的增加,居民生活由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改变,促使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75万元,增长19.4%,其中,旗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7444万元,增长29.9%,所占比重为63.8%;旗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531万元,增长4.5%。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539万元,增长21.7%;餐饮业零售额8265万元,增长13.6%;其他行业零售额2171万元,增长11.1%。 七、旅游业 近年来,鄂前旗以发展”大旅游、大文化“为指导思想,在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作用下,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旅游村、大汗行宫等相继开发,产业系统不断完善,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内涵,生态和休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正在系统构建,旅游市场逐步拓宽。2005年,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其中接待台港澳及海外游客近6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00万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100人,年上缴税金80万元,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达4.2%。 2005年,银川沙湖—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村—大沙头—大沟湾跨省区旅游线被内蒙古自治区列入精品旅游规划线,被西部风情旅游联合会列入推荐的黄金旅游线。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验收,今年组建的鄂前旗”金草原旅游社“已挂牌营业,年内接待旗内外游客800人次,”农家乐“、”牧户游“等民族风情游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观光休闲,八月份成功举办了银川—大汗行宫国际汽车摩托车拉力赛,100多名车手和80多辆赛车征服了70公里 的沙漠、戈壁等险路。比赛吸引了来自宁、蒙、陕3万多游客,那达慕、敖包会及各种庙会举办的摔跤、赛马、祭祀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保持健康运行态势。年末全旗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23.9%;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3.6亿元,同比增长24.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5亿元,增长45.9%,增速较去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62亿元,增长29.1%,增幅提高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05亿元,同比下降4.6%。 全旗保险机构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95.3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427.3万元,同比增长11.3%;寿险收入868万元,同比减少5.6%。两家保险公司累计赔款326.9万元,同比减少25.4%。 九、教育和科技 全旗共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中学5所、小学11所。有幼儿园1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611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小学在校学生4344人,比上年下降5.9%;小学以下生源从2004年开始逐步减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生初中入学率88.3%。初中考入市以上重点高中44名,占考生总数的12%,中考上线率在全市113所中学中排名第三位,高考上线考生107名,高考升学率72%。教职工人数1133人,与上年持平。 科技工作,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围绕建设”四大 基地“,培植”四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大力实现种子工程,引进优质青贮玉米等15个新品种。建立中心配种站250处,实施羊胚胎移植1500枚,牲畜人工配种15.18万头只。推广新型林草菌根剂15万公斤。推广了适用技术22项,培训农牧民12360人次,共发放资料2.5万份。年内科技”三项费“投入达到160万元。 十、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 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健康发展。全旗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从业人员75人,年内举办群众文化活动71次,其中苏木乡镇56次,乌兰牧骑演出187场,观众12.9万人次,其中在农牧区演出69场,观众3.9万人次。累计下乡放映电影51场,观众5120人次,全旗建成无线接入基站21个,有线电视用户3600户,转播节目34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能接收广播电视的行政村48个,全年自办节目播出蒙汉语稿件1028条。 全旗拥有卫生机构46个,其中有33家个体诊所。卫生技术人员316人,其中,国资医疗机构256人,医院病床床位225张,全旗已有87%的农牧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年内兑付合作医疗费用38万元。 十一、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年内完成体育场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162万元,改造了敖镇绿化用水建设工程。全旗各镇区街道硬化、绿化总投资83万元,年末人均街道面 积20.1平方米,敖镇建成区绿地率17.3%,绿地覆盖率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1平方米,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倍。 镇区燃汽普及率达到57.9%,全旗所辖四个镇建成区面积为795公顷,其中:敖镇617公顷、城川59公顷、上海庙镇66公顷、昂素镇53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 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口自然增长明显下降。年末全旗户籍总人口72415人,比上年减少1487人,下降2.1%,常住人口68965人,比上年下降3.8%,人口出生率为12.5‰,死亡率为4.2‰,自然增长率为8.3‰。城镇化率为4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年内农牧民转移人口3581人,劳务输出3182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7元,比上年增加1272元,增长16.2%,其中工薪收入7392元,增长10.8%;经营净收入1585元,增长72.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00元,增长32.4%。城镇每百户居民拥有手机164部,摩托车104辆,计算机28台,家用小骄车6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