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553万元,增长15.2﹪,其中:财产险3369万元,同比下降2.4﹪,人寿险5184万元,同比增长30.5﹪,全年保险赔付总额1761万元,同比增长3.0﹪,财产险赔付1397万元,人寿险赔付36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 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沙一小、准七中教学楼等一批骨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年内从区内外招聘17位有教学经验和成果的教师,47位骨干教师,100名专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提高了师资队伍的质量,年末全旗共有各类学校73所,在校生39865人,其中:小学50所,在校生19826人,中学23所,在校生20039人,其中:高中在校生4373人,初中在校生15666人,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4884人。全旗教育系统教职工3665名,其中:专任教师2859名,高考在全市排名第三,本科上线367名,专科上线555人。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全年科技发展资金支出736万元,完成各类技术培训2.6万人次。加大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落实了科技特派员制度,高岭土与煤转化两个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深入开展。2005年被评为“十五”期间全区科教兴区先进集体。 九、文化、卫生、旅游业 文化广播电视服务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年末有国家三级图书馆1所,藏书1.8万册,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室,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远程监管平台和健美活动室,文体娱乐室,从全国公开招聘了40名演职人员,恢复了乌兰牧骑,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旗。 年内投资3700多万元,新建旗中蒙医院,旗人民医院和5所标准化卫生院,改建、维修7所乡镇卫生院,为100个村卫生院配备了基本医疗器械,全旗现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6所,基层卫生院19所,合格卫生室232个,个体诊所114家,全旗拥有病床625张,卫生技术人员782人,组建了计划生育综合执法队,兑现了各项奖励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99.9﹪。 2005年,旗委、政府出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我旗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联动开发,充分发挥蒙晋陕文化交融优势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优势,着力建设两大旅游产品带,十大旅游景点,全力以赴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2005年全旗旅游收入达到8172万元,接待游客27.34万人次,年底《准格尔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为我旗“十一五”打造准格尔大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成绩,环保事业有了新发展。全旗大小型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5﹪,完成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工作,通过认证项目69项,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拆除了镇区内26台小锅炉,实现了集中供暖。旗内现有大型环卫机械5台,垃圾转运站2处,容量57万立方米垃圾场1处,垃圾池168处,从事环境卫生清扫人员28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5年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将原有的20个乡镇统筹撤并为3个中心镇,3个重点镇,3个农牧业苏木乡。年末全旗总人口为271623人,全年出生人口4160人,死亡人口20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9‰。职工工资大幅增加,全旗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5201元,增幅20.0﹪,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84元,同比增长17.3﹪, 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092元,同比增长27.1﹪,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582元,同比增长28.9﹪,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99元,比上年增加2389元,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5元,比上年增加814元,增长20.9%。年末全旗人均储蓄存款超过万元,达到11761元。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3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10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98部,拥有电脑36台,家用汽车8辆,空调机8台。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8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82台,拥有移动电话119部,摩托车62辆。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不断完善,2005年,全旗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9043人,城镇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19352人。民心工程惠及多数群众,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安排资金5000万元,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集中安置532名“4050”人员,兑现“两免一补”资金745万元。302名贫困大学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资助,全旗中学新创办6个“希望之星班”。全旗有13298人享受低保生活费,共发放低保金1151万元;有82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21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5.43万人,农民参加率82%,已有7.5万农民受益,报销医疗费540万元;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8起,涉及劳动者1300多人,追回拖欠工资34.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