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空前繁荣活跃。2007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4.65 亿元,同比增长 24.5%。分城乡看:城 市消费品零售额完成 101.81亿元,增长 28.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84 亿元,增长10.0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94.02亿元,增长 23.5 %;餐饮业零售额9.36亿元,增长38.7 %;其他行业零售额 1.27亿元,增长11.7 %。 消费热点突出。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食品等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汽车销售额达24.13亿元,增长40.0%;石油制品零售额达到34.92亿元,增长53.0%,汽车及石油制品零售额占全区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56.3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达 2.83亿元,增长 34.1%;食品、饮料、烟酒类为16.14 亿元,增长49.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为1.83 亿元,增长29.6 %。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中有增。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6010万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完成34087万美元,同比增长56.2%;进口完成1923万美元,同比下降40.7%。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纺织品出口为17284万美元,同比下降1.3%。 八、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7708 万吨,增长34.8 %,货运周转量639478 万吨公里,增长36.4 %;完成公路客运量 1119万人,增长36.5 %,客运周转量85715万人公里,增长 38.1%。铁路货运量 219.6万吨,增长134.6 %,铁路货运周转量 11596.0万吨公里,增长 22.7%;铁路客运量38.4万人次,增长 43.8%,铁路客运周转量 1763.2万人公里,增长 22.3%。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1亿元,增长1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亿元,增长19.0%;电信业务总量8.8亿元,增长10.0%。全年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7.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9.8万户,年末达到59.7万户。 旅游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区共有10 家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14.5 万人次,增长16.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114万人次,增长 16.3%;接待入境旅游者 4800人次,增长 2.1%。全年旅游总收入9.1 亿元,增长24.7 %。 九、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7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1%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20.2亿元,比年初增加32.4亿元。年末贷款余额 303.0亿元,比年初增加 77.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总额 138.6亿元,比年初增加44.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29.4 亿元,现金支出 930.0亿元,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量 0.5亿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4亿元,增长10.2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 亿元,增长18.8 %,人身险保费收入 1.6亿元。全年保险赔款支出1.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 1.2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 1000万元。 十、教育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年末我区有成人高校 1所,年末在校学生216人;有中等专业学校7所,招生3348人,年末在校生9724人;职业中学3所,招生831人,年末在校生2132人,专任教师221人;有高中7所,招生5604人,年末在校生14352人,专任教师689人;有初中7所,招生5088人,年末在校生14574人,专任教师838人;有小学25所,招生4647人,年末在校生27843人,专任教师1252人;有特殊学校2所,招生11人,年末在校生140人,专任教师67人;幼儿园 11所,入园人数2482人,在园人数6108人,专任教师427人。 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初中辍学率0%。 十一、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活跃。全年文化产业收入5.15 亿元,同比增长25.0 %。年末我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2个,图书馆2个,体育场馆1个,新闻出版单位1个,广播电台1个,广播覆盖率100.0%,电视台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0%。 卫生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壮大。年末我区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29家。其中,综合医院7个,专科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妇幼卫生机构 2个,乡镇卫生院7个。有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366家。年末拥有病床2470张,卫生技术人员 2456人。城市社区卫生建设有了新成效,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2.0%。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参合率达到 90.28%以上,农民住院报销比例大幅提高,报销起付线由200元降低至100元,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10000元,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9.8万人,增长8.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4.3万人,增长2.6%。其中,男性人口12.3万人,女性人口12.0万人;非农业人口16.9万人,农业人口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140人,人口出生率为13.1‰,死亡人口404人,人口死亡率为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4‰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4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3463元,占总收入的 71.8%;经营性收入为2730元,占总收入的14.6%;财产性收入为1267元,占总收入的7.2%。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大幅提高,今年我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9601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5533元,同比增长2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4483元,较上年增长27.4%。其中:食品支出3547元,衣着2744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60元,医疗保健704元,交通和通讯2010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915元,居住1618元,杂项商品与服务882元。 07年我区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3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4.7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见附表四)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87元,较上年增长15.8%。其中:工资性收入为3047元,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143元,财产性收入为634元,转移性收入为 463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达4636元,较上年增长10.8%。居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低为41.0%。07年我区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13.3辆,电视机100台,电脑3台,人均住房面积为42.4 平方米。(农村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见附表五) 十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56762人,同比增长7.4%。全年安置就业人员8573 人。其中,下岗人员41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38764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4934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职工人数为86803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58871 人。有5783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发放低保金额1137万元,有4255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发放低保金额230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的160元提高到23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的600元提高到1200元,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2000元提高到 4500元,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每年享有600元的生活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