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磷矿石 422万吨 26.5 自来水1880 万吨 29.8 水泥 109.5 万吨 38.3 原盐 45万吨 22.6 化肥(折纯量)51.3万吨 3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单 位 2007年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234.61 总资产贡献率 % 16.43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85.56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 2.13 成本费用利润率 % 4.88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88771 产品销售率 % 98.35 资产负债率 % 44.12 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09亿元,增长21.2%。全年完成施工面积51.6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3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43亿元,比上年下降21.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3亿元。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单位投资20.07亿元,比上年下降44.6%;集体控股单位投资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8%;城乡个人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他单位投资2.8亿元,比上年下增长12.0%。 全年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6.66亿元,比上年增长63.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97亿元,增长173.1%。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8.29万平方米,增长3.2%;竣工面积11.14万平方米,增长376.1%。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10.52万平方米,增长6.6%,商品房屋销售额2.04亿元,下降5.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80688万吨千米,增长8.4%;客运量周转为74517万人,增长15.9%;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82亿元,增长5.2%。全市拥有机动车34379辆,比上年增长6.3%,其中:普通载货汽车4378辆,比上年增长2.6%。载客汽车15903辆,比上年增长15.1%。 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39亿元。2007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60760部,比上年增长0.3%;在网移动电话用户102183户;比上年年增长13.7%,互联网上网用户达1.21万户。 六、国内贸易 2007年,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速创下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45亿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9亿元,增长20.3%,其他行业零售额1.18亿元,增长11.2%…… 2007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3.4%;比上年增加了 3.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8%,比上年增加了4.2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及旅游业 2007年,安宁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8个,外资项目4个,协议引进内资151亿元,引进外资19547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3.18亿元,到位外金200万美元。 全市工商企业完成出口总额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创汇26825万美元。全年共接待游客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 22.9%,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11.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21.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金融行业继续加大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对贷款的监管力度,成效显著。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00.96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86亿元,比年初增长41.3%,储蓄存款余额为45.86亿元,比年初减少5.0 %。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64.72亿元,比年初减少8.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5亿元,比年初增长6.0%,中长期贷款余额26.76亿元,比年初减少20.3%,票据融资余额1.4亿元,比年初减少45.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2.51亿元,现金支出195.2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32.7%和32.6%;全年净投放现金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达0.9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3%。 九、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科普工作全面加强,在昆明率先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创建全国农村能源建设示范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2007年用于科学技术支出的财政资金达3930万元,重点企业科技研发经费达2048万元。 教育工作通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容提质目标基本实现。全面推行农村学生寄宿制教育补助,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贫困生书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市民同等教育待遇。2007年,全市学龄前儿童毛入学率100.34%,初中毛入学率101.63%,普通高中录取率39.5%,高考综合上线率89.5%,高考录取率78.45%。2007年末,全市幼儿在园人数7355人,全市小学在校学生28122人,初中在校学生10504人,高中在校学生2969人;分别比2006年增长2.8%、7.9%、4.1%和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