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1997年,全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政策,金融运行呈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存款持续增长,信贷投放力度增大,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快速发展。 199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86468万元,比上年末净增66657万元,增长30.3%。其中:国家银行存款达219778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8004万元,增长20.9%。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037万元,比上年末净增15208万元,增长11.2%;企业存款101928万元,比上年末净增12281万元,增长13.7%。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投向比较合理。199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364530万元,比上年净增145506万元,增长66.4%。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318173万元,比上年末净增122509万元,增长62.6%。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工业、商业、乡镇企业以及私营和个体企业等。在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增长28.8%;商业贷款增长149.8%;乡镇企业贷款增长36.3%;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增长37.0%。金融机构中中长期借款余额90266万元,增长184.8%。信托贷款、其他贷款分别增长492.7%、82.8%。1997年货币投放407111万元,比上年增长7.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1997年,全市各种财产保险总额572885万元,增长29.6%。各种财产保费收入3228万元,增长1.5%。1997年全市184029人参加了人寿保险,保险金额达549812万元,保险费收入1876万元,增长60.6%。财产保险支付已结案赔款1532万元,下降6.5%,为1823人支付了人身保险赔款124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工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走“科教兴市”之路。在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第一把手主抓科技的格局已经形成,通过开展创建科技先进市的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24期,培训人数达53801人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工农业生产取得进一步成效。 教育工作在继续深化“三制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实施《安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六年规划》,组织开展了安宁市中小学教育“基本功过关课”和“优质课”评审活动及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职业技术教育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经过努力,第一幼儿园和连然小学分别成为昆明市示范幼儿园和示范小学,安宁一中达到省二类一级中学标准,职中由示范职业中学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在昆明市率先提前三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1997年,我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99.8%,初中毕业升学率92.8%,高中毕业升学率40.8%,全市小学在校生16180人,中学在校生9019人,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1153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7年末,全市电影放映单位26个,文艺表演场所9个,艺术表演观众人数达到21.57万人次。有线电视节目增加到22套,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8%。公共图书馆藏书量75922册,安宁报出版26万份。我市荣获“云南省文化先进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市”光荣称号。10个乡镇文化站进入全省先进文化站行列。 医疗卫生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服务质量,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传染病发病率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单位39个,病床2183张。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即将完工投入使用。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65‰,死亡率5.04‰,自然增长率为8.61‰,全市年末总人口241453人,比上年增长2833人。在全市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1.9%,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市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54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1%;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245元,比上年增长3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3元,比上年增长2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5元,比上年增长6.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 职工工资水平在1996年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全市1997年工资总额91936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0630万元。其中:市属年平均工资783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1613万元、1254元和792元,增长14.5%、13.4%和11.3%。 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1997年人均储蓄6292元,比上年增长9.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64568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17.2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97304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4.2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1997年,全市共有敬老院5个,床位160张,收养93人,享受救济困难人数3249人,社会福利救济费41.92万元。 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97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个,工业废水处理利用率74%,废气处理利用率47.2%,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46.8%,城区噪声达标面积0.48平方公里。全年环保经费支出共60万元,污染治理资金298万元。但总体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 注:1.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年报数; 2.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3.公报中的各项指标按国家统一规定均为市境内全部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