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昆明市安宁市统计局

1996年既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安宁撤县设市的第一年。全市各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撤县设市这个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创一流,加快发展,使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宏观经济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新的成绩。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市属12亿元,增长26.3%);第一产业2.6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18.3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9亿元,增长22.9%;工农业总产值62.1亿元,增长17.2%。其中:市属16.9亿元,增长9.2%。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部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一、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村经济发展较快。1996年,全年市农业增加值达2558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4%。

主要农作物产量全面增产。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1996年,全市造林面积1816公顷,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护林防火取得好成绩。

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1996年,全市生猪出栏头数增加,肉、奶、禽、蛋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40吨,比上年增长7.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1996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529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3.8%,大中型拖拉机91台,排灌溉动力机械1515万瓦特,比上年增长27.8%。全年农村用电量280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7.5%。耕地面积7190公顷,比上年增长4.5%。全年化肥施用折纯量4587吨,比上年增长38.4%。

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1996年总收入达303318万元,比上年增长74.4%,完成税收总额9091万元,实现利润8409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1996年,我市工业企业在经营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市场,开发自身潜力。使我市工业生产仍保持稳步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工业增加值为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在行业中,重工业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冶金、盐磷化工、建筑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产量适应市场需求产量增幅较大。部分化工产品、轻工产品受市场需求制约等因素,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产核算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99.41,比上年下降3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7%,比上年下降了0.7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率为3.47%,比上年下降了1.8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30.51%,比上年下降6.09个百分点;全市乡及乡以上独产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221万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国有经济14414万元,比上年增长28.37%,集体经济2660万元,比上年下降8.21%。

建筑业经营生产持续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77.4%,完成施工产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建筑行业加大文化馆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行招投标工程责任制,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全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100.3万平方米,增长8.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7万平方米,增长20.6%,竣工优良工程面积23.6万平方米,增长22.7%,利润总额1080万元,扭转了企业亏损的局面。劳动生产率4.9万元,提高19.5%.建筑业增加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明显成效,保持了适度的投资需求。199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751万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市属完成投资22483万元,比上年下降9.8%。在完成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投资167767万元,下降14.9%;集体经济投资12959万元,增长15.8%;城乡居民投资5349万元,增长24.4%;其他经济类型投资5676万元,增长11.7倍。在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81255万元,下降33.0%;更新改造投资84824万元,增长11.8%;其他投资15400万元,增长78.3%;农村集体、城乡居民投资9534万元,增长72.3%;房地产投资738万元,下降20.0%。

全年施工项目163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44788万元,全部建成项目98个,新增固定资产226731万元。国家重点项目1个,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6个。共竣工房屋建筑面积59.1万平方米,住宅面积29.3万平方米。其中:城镇工矿公房竣工面积17.7万平方米。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生产继续得到较快发展。1996年,全市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16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公路货物周转量17210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公路旅客周转量2889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5%;邮电通迅业迅速发展。199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119万元,比上年增长43.5%;全市电话达25083门,比上年增加5954门。全市电话及率达10.5%。

五、商业和物资供应

全市消费品市场销售渐趋活跃。1996年,全市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29336万元,比上年增长27.0%。社会消费品总额64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城市40798万元,增长2.4%;农村23753万元,增长54.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2.8%,集体经济下降62.2%;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类型增长64.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45.3%。

1996年,全市生产资料销售额完成96144万元,比上年增长47.7%,全年对农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837万元,比上年下降了18.5%。

1996年,市场物价涨幅回落。商品零售价比上年涨4.8%,比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与旅游业

对外开放出现新格局,开放面扩大。1996年对外经济技术与合作取得好成绩,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个。目前,全市外商投资企业逾72家(括省内、国内),实际投资规模己达5.7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冶金、矿业、建筑材料、石油化工、印刷、房地产业等行业。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1996年,来我市旅游的旅客达112万人次。其中:国外旅客300多人,旅游业收入6977万元。我市旅游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旅行社公司已发展到3家,已初步形成规模。1996年收入770万元,共组织游客4851人。其中:出国旅游415人。

对外贸易在困境中仍取得一定成绩。1996年全市外贸出口额为112万元,出口品种主要是磷铁、软锰粉。

七、金融和保险业

1996年,全市金融系统认真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政策,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存款持续增长,信贷投放力度增大,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务快速发展。1996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19811万元,比上年末净增86852万元,增长65.3%。其中:国家银行存款余额达181774万元,比上年末净增78522万元,增长76.0%。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829万元,比上年末净增40899万元,增长43.1%,企业存款余额89647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7128万元,增长70.7%。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投向比较合理。199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9024万元,比上年末净增85123万元,增长63.6%。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195664万元。比上年末净增79331万元,增长68.2%。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新增贷款主要支持了工业企业生产,农业发展,科技开发,乡镇企业等发展的资金需要。其中:国家银行工业贷款余额134709万元,增长1.08倍;农业贷款2016万元,增长31.5%;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1693万元,增长15.6%。1996年货币投放3795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