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吉林省统计局

吉林省统计局

2010年2月24日

2009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推动吉林加快振兴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奋力攻坚克难,在克服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影响中,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03.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0.72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6319元/人,增长13.1%。三次产业比例为13.6:48.5:3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59.4%、37.9%。

全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8.2%。

图1:2004—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上年同期为100),价格水平同比上涨0.1%;其中,农村为100.7 ,上涨0.7%;城市为99.9 ,下降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4 ,下降3.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6.1 ,下降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5.3 ,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9.4 ,下降0.6%。

表1:2009年全省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1 99.9 100.7

食品 101.0 100.7 101.6

其中:粮食 111.0 109.3 113.0

烟酒及用品 101.1 101.5 100.5

衣着 99.2 99.0 100.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1 103.0 100.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2 101.3 101.1

交通和通信 97.6 97.1 99.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3 99.9 98.1

居住 99.0 98.3 101.3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87.08亿元,增长15.2%。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361.10亿元,增长16.1%,其中实现企业所得税49.19亿元,增长15.5%。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479.21亿元,增长25.3%。其中:教育支出216.99亿元,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0.44亿元,增长25.3%;医疗卫生支出107.43亿元,增长80.4%;环境保护支出49.48亿元,增长8.5%;交通运输支出57.66亿元,增长96.8%。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41.55万亩,增长0.8%。由于受到春季低温多雨、夏季罕见旱情的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2460万吨,下降13.4%。其中,玉米产量1810万吨,下降13.1%,单产6120.7公斤/公顷,下降14.1%;水稻产量505万吨,下降12.8%,单产7646.9公斤/公顷,下降13.0%。

图2:2004—2009年全省粮食产量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374.80万头、283.80万头、293.80万只和3.85亿只,分别增长8.1%、4.6%、4.0%和3.3%。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24.49万吨、98.60万吨和44.50万吨,分别增长6.0%、13.2%和12.1%。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460 -13.4

蔬菜总产量 万吨 968.42 12.9

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 万吨 224.49 6.0

鲜蛋总产量 万吨 98.60 13.2

牛奶总产量 万吨 44.50 12.1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16.5 6.5

出栏生猪 万头 1374.80 8.1

出栏家禽 亿只 3.85 3.3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01万千瓦,同比增长11.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4.5万台、机电井16.6万眼、农用排灌机械46.9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1.7%、25.8%和2.3%。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168.77万公顷和103.59万公顷,比上年提高0.5%和1.2%。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37.49亿千瓦时,增长8.1%。

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730个,同比增长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粮食加工量达1450万吨,畜禽屠宰加工量达3.18亿头(只),比上年均有增长。全省实现园艺特产业产值555.9亿元,增长17.3 %;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150亿元,增长15.6%。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785个,有机食品271个,无公害农产品209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36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3900万亩。全年全省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3340万吨,实现产值48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带动农户278万户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26.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8%,增幅高于年初规划目标1.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09.39亿元,增长22.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117.26亿元,增长14.7%。

表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9年 同比增长%

工业增加值 2926.65 16.8

轻工业 809.39 22.9

重工业 2117.26 14.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191.63 4.9

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34.57 13.6

石油化工业 405.64 5.8

食品工业 498.20 20.7

医药制造业 175.05 25.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77 13.9

图3:2004—2009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九大支柱、优势和特色行业共实现增加值2267.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8.4%。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34.57亿元,增长13.6%;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498.20亿元,增长20.7%;石化工业实现增加值405.64亿元,增长5.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5.05亿元,增长25.4%;冶金工业实现增加值150.24亿元,增长11.8%;建材工业实现增加值 174.15亿元,增长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