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8.3亿元,比上年下降27.8%。工业投资385.6亿元,增长50.9%。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3.7亿元,增长24.3%;电力、热水工业投资19.7亿元,下降40%;冶金工业投资138.2亿元,增长172%;食品工业投资19.9亿元,增长89.4%;化工投资58.3亿元,增长41.8%;机械工业投资64.4亿元,增长23.3%;纺织工业投资15.8亿元,增长97%;建材工业投资38.7亿元,增长8.5%。交通运输业投资22.6亿元,下降36.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1.5亿元,增长89.4%;教育投资10.8亿元,增长97.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6.7亿元,增长41.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4.6亿元,增长24.4%。 全年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住宅投资62.5亿元,增长46.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14.5万平方米,增长38.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92.4万平方米,增长27.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44.1万平方米,增长27.9%。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洗煤开采110万吨/年;焦炭20万吨/年;平板玻璃180万箱/年;热扎钢材142万吨/年;冷轧钢材40万吨/年;水泥400万吨/年;新建公路503.5公里/年。 五、国内贸易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2.5亿元,增长19%。其中限额以上汽车经销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7.5亿元,增长78.1%。从分行业看: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37.2亿元,增长18.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190.1亿元,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为62.2亿元,增长27.3%。分地区看:市区零售额176亿元,增长20.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16.5亿元,增长17.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9.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2.5%。其中进口总额6.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8%;出口总额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7%。机电产品出口882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39.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7.8%。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6%。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公路货运周转量503.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6%。公路客运周转量34.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1%。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30万人次,旅游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21.19%和12.44%;接待入境游客5万人次,外汇收入915万美元,同比增长42.86%和66.36%。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39.7亿元,增长7.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2.1亿元,增长28.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9.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5.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0.7%。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8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4398人,在校生40513人,毕业生10102人。普通高中招生27214人,在校生92691人,毕业生33062人。初中学校招生66871人,在校生202557人,毕业生65284人。普通小学招生87366人,在校生489666人,毕业生70762人。 表5:2009年全市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所、人 指 标 学校数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校 4 14398 40513 10102 成人高校 1 3494 9702 2899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54 22383 64572 18822 普通高中 38 27214 92691 33062 初中学校 288 66871 202557 65284 普通小学 1534 87366 489666 70762 安阳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具有较雄厚的科技综合实力。现有科研院所8家,其中中央直属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申请专利882件,授权435件,发明专利申请221件,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85%以上。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4个,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公共图书馆7个。全市有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6座,1千瓦以上的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40万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0.8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01家,乡镇卫生院9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家,全市妇幼保健院(所)10家。共有编制床位1.66万张,在职职工2.2万人。 年末共有体育场6个(市区4个),体育馆3个(市区1个),航空运动机场1个,国际滑翔基地(林州)1个,其余各类体育场地1037个,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435万平方米。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76枚,银牌81枚,铜牌89枚,体育彩票销售总额达到1.6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为544.57万人,常住人口为521.6万人。全市城镇人口212万人,城镇化率为38.93%。出生人口5.53万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2.94万人,死亡率5.4‰;全年净增人口2.59万人,自然增长率4.7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9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5595元,比上年增长7.8%。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8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市水资源总量11.3亿立方米。建有水库118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7座,总库容4.37亿立方米;有5-30万亩灌区4处,30万亩以上灌区6处。 全市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75万公顷。共有176个占补平衡项目通过验收,新增耕地1160公顷。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96.5万亩,有林地面积177.99万亩;林木覆盖率29.09%,森林覆盖率18.49%。 全市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内黄县)。全年空气质量API指数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324天,达标率为88.8%;省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达标率96.8%,市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平均达标率为91.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