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桐柏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工业立县、项目统揽、开放带动、发挥优势、协调发展”为主题,吸引外资,激活内资,整合各生产要素发展县域经济,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效益好、增速快、运行稳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健康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测算,生产总值4687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843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261200万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88708万元,增长16.8%。三次产业结构为,25.3:55.7:19.0。非公有制增加值287771万元,同比增长27.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1.4%。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5605万元,比上年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2%和18.1 %。人均生产总值10781元,创历史新高。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05%。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42%。各类价格指数见表1: 表1:2006年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别2006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05 食品100.44 粮食100.85 肉禽及其制品94.36 蛋类96.34 水产品100.63 鲜菜112.02 烟草及用品100.24 衣着99.7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1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9.90 交通和通信100.6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85 居住105.3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0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0.4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全年1608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4.5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9.53千公顷,蔬菜面积4.8千公顷,均与上年持平。 种植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15940吨,比上年增长16.3%;油料总产量61814吨,比上年增长12.9%;棉花总产量289吨,比上年增长15.6%。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2006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6年比上年增减(±100) 粮食吨21594016.3 其中:夏粮吨7745511.7 秋粮吨13848518.9 油料吨6181412.9 其中:花生吨5512114 油菜籽吨4090-6.58 芝麻吨260326.6 棉花吨28915.6 蔬菜吨1006246.3 水果吨316993.9 肉类吨392764.6 禽蛋吨157683.9 水产品吨69005.8 奶类吨129417.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9276吨,比上年增长4.6%;全年水产品产量9600吨,比上年增长5.8%。 植树造林工作继续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千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1.79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3.128万台和0.269万辆,农村用电量5257万千瓦小时。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2515千公顷。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对国民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66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1363万元,比上年增长25.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4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势企业扩张步伐加快,劣势企业改组改造改制力度加大,在黄金、纯碱、塑料制品等骨干企业中,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展顺利,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值达19804万元,比上年增长418.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仅限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7520万元,占限上工业增加值的66.6%,同比增长34.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2006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6年比上年增减 黄金千克225133.4 白银千克411324.8 纯碱吨71296727.8 饮料酒千升36310.6 塑料制品吨3694276.8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在工业总量继续扩张的同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下同)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28.6%,比上年提高52.7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54750万元,比上年增长78.1%,实现利税总额55605万元,比上年增长71%,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增0.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运行。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535万元,同比增长10.4%。全县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38.3万元,税金总额89.5万元。竣工房屋面积1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8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220767万元,比上年增长79.4%。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77439万元,比上年增长95.1%;农村非农户投资2861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农户投资14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137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5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95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68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521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他行业零售额4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8.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出口总额102万美元。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引进项目123个,全同引资32.7亿元,实际到位6.2亿元;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160多个,争取资金4亿元。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是上年的2倍,实际利用外资5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