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安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等不利影响,我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开放是第一要事、项目是第一突破口”的理念,始终把“抓效能、优环境,促项目、兴发展”摆在经济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核心位置,全力推进“三县一园”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县域经济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高出2001-2008年均增幅0.7个百分点,经济仍处在持续增长期的较高平台上运行。全县经济总量两年连续跨越30亿元和40亿元两个台阶。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15077元,同比增长15.7%。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15亿元,增长27.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73亿元,增长4.8%。 [img]http://www.nc.gov.cn/dtxx/tjxx/tjgb/200906/W020090608558722069635.jpg[/img]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6:43.3:40.1调整为14.6:49.3:36.1。由于工业园区的有力推进,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量占全部工业比重为73.5%,提高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5.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5.5%,高于全县经济增幅1个百分点。非公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48.3%,高于规模工业增幅5.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实现批零住宿餐饮增加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2.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压力较大等。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282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9.81万亩,粮食总产量14.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12.2%,创历史新高。全年出栏肉猪21.35万头,出栏牛0.58万头,家禽出笼172.2万羽,与去年基本持平;禽蛋总产量8565吨,同比增长6.8%。水产品产量2.1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974亿元,实际完成水利工程56万立方米土石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0公顷。年末农机机械总动力15.32万千瓦,同比增长9.5%;农作物机耕化程度达95.8%。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作物 142505 12.2 油料作物 12507 10.4 棉花 524 27.8 甘蔗 618 71.7 蔬菜 70429 10.0 肉类 20335 1.4 禽蛋 5265 6.8 水产品 20950 平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核心内容来抓。初步形成了新福早熟梨、峤岭冬瓜、赤家垄杨梅、沙井椪柑等50多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并将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赤家垅花果山、刘老根山庄、紫园山庄、菲莎谷、仙游谷等一批农家乐旅游点篷勃兴起,成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又一新的亮点。按照“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先后成立了蔬菜、果业、米业、塑钢等60多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51元,比上年增长14.0%,农民群众更加增强了奔富的信心和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三)工业 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42.0%,增速在全市四县十区中名列前茅,规模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8.7个百分点。铝型材企业对县域工业贡献加大。我县现有铝型材企业5户,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1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42.29%,对全县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64.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7.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增速加快。全县全社会用电量为16655万度,同比增长17.4%,其中工业用电量为9892万度,同比增长20.6 %,工业用电成为拉动我县电力消费主力。 企业效益稳步提升。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虽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所下降,但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外,全年规模工业共实现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33.0%;利税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27.6%,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253.2%,同比提高35.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7926元/人,同比增长40.7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上交国税3910万元,占全县国税收入的47.8%。 工业园区承载力增强。园区内工业企业的生产和效益高速增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的76.9%。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两大指标看,园区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4亿元,同比增长38.1%,占全县工业的73.3%;实现利税2.44亿元,同比增长37.1%。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2.1%,拉动县域工业增长35.1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6亿元,各项硬件设施日趋完善,承载力逐步增强。 建筑业快速发展。伴随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运行,建筑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08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增长51.0%。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实现利润668.5万元。全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7%。 (四)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2008年全县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全县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6.9 %,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增长13.1%,受年初冰灾影响,货运周转量增速放缓,增长2.3 %。2008年全县邮电通讯业务总量近 8000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电信业务量完成1957万元,同比下降1.4%,移动、联通业务量分别达到4800万、680万元,其中移动增幅超出10%,邮政业务总量921万元,由于今年邮政中储蓄、速递分出,同比下降36.8%。年末民间营运车辆拥有量为1029辆,全县移动有效用户8万户,联通有效用户2.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2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81万户,公用电话用户0.36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