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31 南阳市内乡县统计局

2009年, 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建设目标,克难攻坚,逆势而上,努力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夺取了战危机、保增长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3:47.6:25.1变化为26.3:47.3:26.4。二、三产业比重合计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7.1亿元,增长22.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2%,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下降2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6%,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7.1%,比上年下降16.7个百分点。

全年从业人员338181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995人,农村从业人员30518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4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同时,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无息贷款2552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14万人次。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33.27万亩,比上年增加11.54万亩,其中:夏粮小麦种植面积38.75万亩,增加1.23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1.4万亩,增加5.88万亩;烟叶种植面积5.01万亩,增加0.5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2.01万亩,减少0.1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64万亩,增加1.5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2.58万亩,增加2.55万亩。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5.28万吨,比上年增长3.9%。夏粮总产量12.27万吨,增长0.4%;秋粮总产量13.01万吨,增长7.5%。油料总产量5.55万吨,增长19.1%;棉花总产量986吨,下降15.8%;烟叶总产量6610吨,增长13.9%;蔬菜总产量36.46万吨,增长7.0%;水果总产量4.95万吨,增长13.5%。

全年肉类总产量8.47万吨,比上年增长8.7 %;禽蛋产量2.20万吨,比上年增长5.3 %;水产品产量4300吨。比上年增长6.2 %。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1.99千公顷,本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1.1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7.28千公顷,本年净增节水灌溉面积0.15千公顷;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6.65千公顷,本年净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0.33千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97.23千公顷,本年净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千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0.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3%;农用拖拉机4.92万台, 比上年增长57.2%,农用运输车0.28万辆,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1258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 值 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0.83亿元,增长65.0%;集体企业增加值0.30亿元,下降15.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80亿元,增长21.8%;轻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27.2%,重工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10.3%。

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利润1.29亿元,增长37.3%。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103.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7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城镇投资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农村投资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6亿元,比上年下降19.0%;第二产业投资49.8亿元,比上年增长56.2%;第三产业投资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商品房施工面积506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商品房销售面积2832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

全县本年施工项目个数390个,新开工项目个数375个,工业项目个数261个,其中:城镇施工项目个数356个,工业项目个数259个。

全年两个市“发动机计划”项目已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4.42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6.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3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1亿元,增长13.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亿元,增长30.5%;其他行业零售额0.5亿元,增长12.0%。全年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实际兑付补贴资金1342.8万元。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通信器材类增长9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8.3%。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口总额19.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5.4%;出口总额2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地毯厂出口额199.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0%,进口额0.6万美元;金源进出口公司出口额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5.0%;仙鹤纸业有限公司出口额1.1万美元,进口额18.5万美元;通祥地毯厂出口额36.1万美元;皇剑石材厂出口额2.2万美元。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8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755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7.0%;旅客周转量675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2%。全县公路总里程694公里,其中:国道通车里程27公里,省道通车里程179公里,县道通车里程211公里,乡道通车里程277公里,村道公路通车里程1015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34.2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2479.24万元,电信业务355万元。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1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32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9.08万户,新增用户1.0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15万户,比上年增长88.6 %;电话普及率为 39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旅客154万人次,门票收入5100万元,社会综合收入4.67亿元。年末全县拥有星级宾馆3家,获得经营许可的旅游景区(点)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点)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