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壶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申请专利12项,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1项,立项18项。国家省5项,立4项。市级16项,立14项。获市级奖3项,市级以上奖3项。 教育事业发展加快。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职教中心二期建设,桥上乡鹅屋乡寄宿制小学建设以及15所农村中小学校新改扩建等教育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对实验中学、阳光小学、晋庄中学和东井岭中学进行了改扩建。全面推开“普九”化债工作,有效解决了基层学校的债务压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文化艺术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所,村级文化活动室50个,积极推进调高频广播“村村通”工程,全县开通调频广播的行政村达到250个。新发展有线用户4548余户,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循序加强。完善配套了7所被列入国债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后续配套工程,并完成了60个村级卫生所的申报立项工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人员达到500余人次;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对培训合格的2219名从业人员核发了健康培训合格证,发证率达到95%。 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建设村级体育场所235个。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承载服务力缓慢提升。上马了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供热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装污水管网7.8公里。古城路南延及城中村改造续建工程,完成管网改造和土方填夯,同时旧汽车站改造、城南汽车站续建、等工程也正在加紧实施中。 环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共建成垃圾集中处理点680个,50%以上的村建起了垃圾添埋场,配备村级保洁员1774人,硬化街巷200余公里,安装路灯2000余盏,农村面貌得到改观。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初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大力实施人口信息化建设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初步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轨道。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达到30027.8万元,同比增长15.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5897万元,同比增长13.5%。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积极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4413份,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社保扩面征缴和清欠力度,全县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农保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逐步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大病医疗求助、特困群众和灾民生活救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资助等制度。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71万元,农村低保金645万元,五保户供养金327万元,城市低保对象达到3305人,农村低保对象及五保护对象的低保率和五保率有所提高,逐步在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