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抚宁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25 秦皇岛市抚宁县统计局

二OO四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贯彻落实“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初步实现了县域经济由常规、均衡发展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测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0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024万元 ,比上年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36万元,比上年增长28.6%;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82万元,比上年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8:52.1:23.1 。人均GDP突破万元,达到10134元,比上年增长21.1%。

市场物价水平小幅上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主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看,五类商品价格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比上年增长0.7%,交通和通讯类比上年增长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比上年增长7.4%,居住类比上年增长7.5%;其余三类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烟酒及用品类比上年下降0.2%,衣着类比上年下降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比上年下降1.8%。

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筹集再就业资金191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252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22人;发放养老保险3948万元,失业保险485万元,医疗保险1197万元。城镇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已有城镇低保对象2722户、6807人;农村低保对象82户、151人。

二、农业

围绕“三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扩充规模、提质增效、培育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3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98737万元,比上年增长5.1%;林业产值4189万元,比上年下降1.5%;牧业产值112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渔业产值167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7.0%。

种植业喜获丰收。全县粮食作物面积为26982公顷,在比上年减少937公顷情况下,总产达15.5万吨,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玉米面积12759公顷,比上年增长2.6%,总产8.25万吨,比上年增长35.7%;稻谷面积4354公顷,比上年减少7.2%,总产3.38万吨,比上年减少5.5%。油料种植面积为5494公顷,比上年增长1.7%,总产为1.52万吨,比上年增长9.2%。蔬菜种植面积为14509公顷,比上年增加1270公顷,增长9.6%,总产80.44万吨,比上年增加4.67万吨 ,增长6.2%。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今年有3个村被评为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村;又有83个村被秦皇岛市确定为蔬菜准入基地,累计达到135个。全县共注册蔬菜品牌14个。

以生态经济林开发为主的林果生产继续发展。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建设京秦绿化带,大搞植树造林。全县完成造林面积3100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其中退耕造林面积700公顷;育苗面积105公顷。干果总产3124吨,比上年增长10.9%;鲜果总产15.22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3%。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良好 ,我县成为全省前十个生猪生产大县之一。生猪存栏 42.6 万头、出栏 83.2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24.1%。羊存栏19.6万只,出栏15.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2.7%。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6万吨,比上年增长6.9%。牛奶产量8174吨,比上年增长8.6%。受“禽流感”影响鸡存栏331.8万只,出栏109.1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3.5%和6.2%。禽蛋产量14.1万吨,比上年下降6.7%

水产养殖业平稳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为3.6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4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5656公顷,比上年增加216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999公顷,增加219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一步发展,大力发展集雨水窖建设,为板栗生产搞好配套服务。今年新发展水窖2064座,累计达到5385座。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3.8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25565万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154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8261万元,比上年增长29.2%。纳统58家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6105万元,比上年增长66.2% ;实现增加值94806万元,比上年增长59.2% ;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3733万元,比上年增长69.8%;实现利税40517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实现利润19127万元,比上年增长74.7%。

亿元产值以上的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全县亿元产值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有8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81545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8.5%,实现利税32097万元,占全部利税额的79.2%。这批龙头工业企业成为拉动全县工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新上规模企业对工业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2004年我县新开工的规模企业3家,共实现产值151490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达31.2%,实现利税14057万元。其中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产值达145777万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达30%,拉动全县规模工业增幅达52.8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777万元。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2975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881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实现税金3011万元,增长34.0%。房屋施工面积76.94万平方米,增长8.6%;房屋竣工面积50.05万平方米,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182482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134176万元,增长72.7%,其高比例的增长成为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房地产开发完成6486万元,下降16.1%,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31036万元,下降22.2%。

投资规模增大。更改限额以上投资完成117700万元,同比增长63.8%,占全县投资总额的65.2%……

工业性投资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149396万元,比上年增长43.4%,占全部投资额的81.9%。首秦宽厚板配套技改、方圆玻璃搬迁、新建源兴纸业、首泰石业等项目的相继投产,为我县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927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全县公路通车里程762.6公里,比上年新增34.8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856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33793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352万人公里。